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三百零一章 钱庄改革

第三百零一章 钱庄改革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18 10:02:06

九月初,兖州城,天策府。

这段时间,天策府各地的商贾、士绅、大户人家,甚至是与天策府关系不错的周边藩镇的官吏、商贾都先后接到了请帖,天策上将李继业邀请众人前往兖州城做客,说是有一件用钱生钱的大生意,想要与众人一起来做。

至于李继业对众人所说的是什么生意,此时李偲升已经十分清楚了,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钱庄!李继业准备用钱庄来解决商贾提出的钱财沉重、不便携带的问题,顺带手还要用钱庄来吸纳资金,为天策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其实钱庄的前身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具体钱庄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一书中称:“据说开始是山西的康(亢)氏。当年李自成败走时所有的金子携带不便,便把军中所有的金银财宝放在康氏的院子里而去,康(亢)氏忽拾得八百万两,因此之后将从来谋一般人便利的山西汇兑副业改为本业,特创钱庄,至是该地的巨商都是康姓。“近人徐珂《清裨类钞》称:“相传明季李自成携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钱庄。”

也有人认为:“山西钱庄在满清康熙年间产生,但在当时钱庄寥若晨星,可以肯定不会太多。“ 《何义门先生集》中所载,康熙末年何焯在家时,因生活窘迫,曾将“一应冬衣,俱当在对门当内,因皮钱尤重“,赎不回来,其家人就由原籍苏州向北~京天会号汇银九十两,使其“先赎皮袄“。又据康熙40年《康熙南巡秘记》载:“时济南钱庄适以银款纠葛事,须时敏亲自料理。”

而民国十二年出版的《晋商盛衰记》称:票商经营,为山西极有名之商业,“创始放前清中叶,当乾隆、嘉庆间“。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称:“溯我票商一业,创始放前清康熙、乾隆时代”。范椿年《山西钱庄之组织及沿革》称:“雷履泰、李正华于嘉庆二年创立日升昌钱庄”。

当年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称:“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此法,唐宪宗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

所谓的“飞钱”,乃是异地取银钱的一种汇兑方式,起源时间约在唐宪宗时。当时商业发达,钱币携带不便,加之钱币缺乏,各地方又禁钱出境,各地在京师的商人,便将售货所得之钱,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机关,或交各地设有联号的富商,由机关、商号发给半联票券,另半联寄往在各道有关机关、商号。商人回到本道后,合对票券取钱,此种票券即称“飞钱”。

这些史料李继业都是知道的,但是李继业确实认为,会票(汇票)在明末清初已经出现。而此时各地藩镇也肯定出现了钱庄的雏形,可是绝对没有形成气候,执行的业务也是最初级的借贷,俗称高利贷,至于飞钱之类的业务,现在已经基本上见不到了,毕竟各地形同割据,除了天策府之外,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支撑钱庄的生存,现在各地存在的一些商号也根本不是什么钱庄。

而在此之前,李继业已经在实业司之下设立了天策钱庄,主事是崔明艾。不过天策钱庄只有借贷职能,并没有汇兑业务,所以说是钱庄,其实与现在各地放高利贷的雏形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天策钱庄的利息非常低。

如今,李继业设定的钱庄营业内容和范围,主要是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

关于汇兑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迟票。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所占之期,按月估算递加。二、兑条。手续于定汇之后,立一对条,齐中剪为二纸,汇款者持上半页,承汇者将下半页寄往所汇之地验兑,交条付银,即不找保立收据也可。三、信汇。各凭各信,字号对字号,下付人堂名,须得保付给,汇水随行市。四、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五、电汇。如用明电,见电后讨殷实承保用款,错则退款,如系各家之密电,用款手续亦与明电同,电费皆由汇款者出。

而关于存款,又分往来存款及定期存款二种,前者系商家浮存,随市面之疲快,临时定日利,但存款利率较市面利率略小;后者则有定期一年者,亦有定期一、二、三、四、五、六月者,存户如在存款未到期提取利息,须立一借据。

关于放款,又分信用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种。前者放放款时须立一字据,也有随市面习惯办理者。其日利随市面而定,活期者较小;后者抵押货物,须订立合同,执其凭单,押品如系不动产,则须执其红契,并立字据,由承保者垫还。

按照李继业的设想,先用存银支付利息的优惠和天策府良好的信誉作为引子,将天策府各地商贾、士绅、官吏的钱财汇集起来,之后便开始以实业司各商社在各地的铺面为支撑,在整个天策府大建钱庄,至少每个县都要有一家钱庄,尽快建立钱庄网络。

如此一来,各地商贾、豪强、士绅便可以凭借汇票通行各地,只要众人尝到了汇票的便利,李继业便可以保证,各方的钱财会源源不断的汇集起来,到时候挡都挡不住!

后世银行为什么会成为最挣钱的行业?还不是因为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吗?李继业也有信心可以凭借钱庄的这张大网,将天策府内外的钱财彻底搅动起来,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推动天策府继续向前飞速发展。

到时候,只要钱庄的存银够多,李继业便可以利用散布在各地的钱庄发放贷款,不管是商贾、豪强、士绅,还是平头百姓,谁都会有一时手紧、缺少银钱的时候,李继业肯定不愁贷款发放不出去!

对于李继业建立钱庄的设想,李偲升听完之后可谓是惊为天人!

虽然此时各地藩镇已经有了钱庄的样子,但也只是进行一些银钱兑换、保管财物的业务,甚至有人想要在钱庄保管财物的话,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向钱庄缴纳一笔费用!

李继业却是在钱庄的基础上,想出了一套钱庄的生意来,在李偲升看来可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李偲升不知道的是,李继业这也是借鉴了后世的成果罢了。

没过多久,各地商贾、士绅、豪族、官吏家人便纷纷聚集到了兖州城,就连周边藩镇的商贾闻讯都主动赶了过来,而且人数还不少。

李继业在兖州城衙署摆下酒宴,一连摆下了七十多桌,和前来的数百人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之后,李继业便让李偲升当众宣布天策府准备筹建钱庄的事情,并且将钱庄所涉及的业务、汇票的便利、众人能够从中得到的好处一一说明。同时李继业也将天策钱庄改名为兖州钱庄,并且已经给主事崔明艾下令,钱庄的总号与各地分号都要进行改革,尽快完成业务上的转变。

随后,李继业还特意说道:“只要诸位在我兖州钱庄中存下钱财,即便什么生意都不做,每月也可以坐收利息,存银越多,收获的利息便越多,这可是用钱生钱的大好事啊!”

席间,一名千里迢迢从江宁府的赵姓豪商笑着问道:“敢问天策上将,要是我们存钱的人太多,存下的钱财也非常多,那天策府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将会是海量,天策府能支撑得下去吗?”

“哈哈!赵老爷问得好!”

李继业笑着说道:“我兖州钱庄的业务之中不是还有发放贷款、异地汇兑的业务吗?这两项都可以为钱庄带来巨额的利润,诸位存钱的利息绝不会亏少的,大可放心!”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对李继业的钱庄生意十分感兴趣,当即纷纷表示愿意出钱存在兖州钱庄。

当晚,李继业凭借这一顿饭就吸纳存款三百多万贯,这些商贾、豪族的代表纷纷与兖州钱庄签订了合约,并且承诺期限将钱财运过来。

李偲升也是当场给众人开具了凭证,现在各州县的兖州钱庄分号马上就要筹建,到时候众人可以凭借这些凭证,到任意一家分号提取钱财和利息。

是夜,众人一直相聚到后半夜才逐渐散去,在李继业为众人安排好的房间内休息。

李继业与李偲升可是没有丝毫的睡意,二人连夜商议、细化钱庄的具体事务,准备立即着手筹建各地分号的事宜。

同时,李继业还找来了李魏,连夜将其从睡梦之中揪了起来,对其说道:“从明日起,你便调集训练营的兵马待命,随时准备协助各方运送钱财过来,咱们兖州钱庄的总库就设在兖州城!”

李魏此时已经听李偲升说了成立兖州钱庄的事情心中也是欣喜非常,当即领命下来。

次日一早,前来兖州城做客的各方宾客陆续散去,李魏也开始安排人手在通往兖州城的各条官道上等候,准备协助各方运送钱财。

而李偲升则是回家稍稍休息了一下,但是心中却始终不踏实,回想着今天的事情,猛然坐了起来,眉头紧锁道:“有漏洞!”

然后李偲升便急匆匆的更衣上车,再次赶到天策府找到了李继业,行礼之后便直接说道:“主上,有件事我觉得十分不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