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三百零四章 海外贸易

第三百零四章 海外贸易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0 09:41:33

登州城以北海岸。

这里原本是一片滩涂,海岸之下有许多优良的深港,很适宜停靠船只,只是因为这里距离登州城和官道有段距离,所以始终无人看上这里。

从去年开始,登州刺史府便按照李继业的命令,在这里大兴土木,硬生生开造出一座码头。

李继业带着李偲升和一众部下来到这里视察,只见码头已经完全竣工,周边还兴建了不少的坚固房屋,有仓库、宿舍,以及医馆、酒肆等配套设施。这些房屋都是以水泥筑造,坚固耐用,水泥房屋在海边很是实用。

对此李继业十分满意,与李偲升走在码头里面,四下查看了一番,每一处都很合乎心意,可见登州刺史府上下是尽了心的。

接着,李继业询问了一下商船的打造情况,以及商船队需要的各种货物的订单情况。

此番赶到登州这边,李继业就是为了筹建天策府商船队的事情。去年下令在这里兴建码头只是第一步,随后李继业便在登州造船商社下了大订单:足足二十艘大型商船!

而李偲升主持的实业司也收到了命令,开始在实业司内筹建海外商贸商社,并且在今年三月的时候便已经成型,随即便开始为商船队筹集所需的货物。

李偲升叉手说道:“主上放心,现在二十艘商船已经全部下水,造船商社的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中,预计三、五天之内便可以将海船停靠在这边。”

“另外,属下将造船商社的主事钱学理调任到海外商贸商社,出任主事全权负责商船队的筹建事宜。目前已经采购了几个批次的货物,此番出海所需的货物已经全部购齐。具体有各式琉璃制品一千四百五十件,二锅头酒八百九十坛,棉衣、棉被两千八百件,各式马灯九百盏,精盐一千两百石……”

“还有就是各地民间的商贾得到消息,也是纷纷响应,已经有三十多家商贾将货物都囤积在就近的货栈之中,准备委托商船队销往海外赚上一笔!”

李继业说道:“对于这些货物一定要严格检查,水泥、千里镜、火药、特殊玻璃等战略物资,绝不可流出去哪怕是一点!一旦发现这类情况,实业司要立即向镇抚司示警,由镇抚司派人进行处理!”

李偲升闻言心中一惊,不过还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李继业提到的这些辎重都是军国战略资源,一旦让海外夷人获得,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李继业想到了什么,随口问道:“既然钱学理调到了海外商贸商社主事,那造船工坊那边是何人在主事?”

“原造船工坊管事朱杰,此人虽然年轻,但是很是精干,也是钱学理培养的得力干将,属下此番便将朱杰提拔了起来。”

李继业点了点头,各司司丞一下的人员调动是不需要报到自己这一级的,所以李继业也只是问了一下,而后便又问道:“那所需船工招募齐了吗?”

“已经招募齐了。”

李偲升拿出了一份记录,说道:“二十艘大海船,每艘海船配备船工三十三人,另外登州还调集了部分兵卒,每艘海船配备士兵二十人。一共一千零六十人已经全部到位。”

“很好!”

李继业想了一下,便说道:“商船队虽然人和海船都已经齐备,但是还不能直接开始跑商,还需要进行必须的操练!”

李偲升笑着说道:“这是自然的,属下已经和主事朱杰商量好,这些招募的船工和护卫现在就安顿在造船工坊处,正在进行出海操练,为期一个月!”

“一个月的训练期限结束后,要对所有人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出海。”

“喏!”

这边看了一圈之后,李继业便在李偲升的陪同下,来到了造船工坊。

正在这里支持船工、护卫操练事宜的钱学理,以及造船工坊主事朱杰得到消息,都赶到工坊大门外迎接。

李继业对二人勉励了一番,然后便命二人召集此番组建商船队的所有人员,在工坊内找了一处空地,李继业要对所有人进行训话。

很快,所有人员都聚集到了这里,包括一千多名船工和护卫,以及检验海船的造船工坊的一众工匠。

李继业先是强调了这支商船队的重要性,不但可以为天策府带来巨额的财富,还可以为天策府的商贾拓宽商路,延展天策府的影响力。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可以搜集海外各国的情报,这一点就连李偲升都不知道,而是李继业亲自下达给镇抚司的密令。

在这里的护卫和船工之中,便有镇抚司派来的哨探,任务便是跟随商船前往日本、高丽以及江南各方打探情报。

“二十艘海船分为三支船队,分别走登州至日本、登州至高丽、登州至南唐这三条线路。其中到日本和高丽的两条商路是重点,这两支船队各有八艘海船,到南唐的船队只有四艘海船。”

李继业给商船队做出了规划,然后便由海外商贸商社主事钱学理做细化的讲解。

一番鼓舞之后,李继业便将李偲升、钱学理、朱杰三人留下,几人在造船工坊的议事房内,进一步商议出海贸易的细节之处。

李继业说道:“我已经命民政部开具了通关文书,商船队的领队都要收好,特别是前往日本和高丽的两支船队,一定要小心谨慎些,防止这些倭人和高丽人见财起意。”

“另外此番出海贸易,各支船队都要记住一点,此番贸易赚钱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记住为天策府解忧。”

“日本有丰富的硫磺、白银等资源,高丽有煤矿、铁矿等资源,南唐也有着各种紧俏的物资,商船队要在建立贸易关系之后,想办法从各处采购这些物资回来,明白吗?”

钱学理叉手领命,当即下了保证。

“还有一点,船队储备的食物里,一定要有新鲜的瓜果蔬菜,船队的人员要保证每日进食这些,否则长时间不吃瓜果蔬菜的话,是要出问题的。”

李继业所说的其实就是后世常说的水手病,也就是坏血病。这种病是因为长时间不吃新鲜瓜果蔬菜,严重缺乏维生素导致的,一旦发病便会出现皮肤以及牙齿出血,严重者会出现牙齿脱落、无法行动、大量失血等症状。

后世西方人直到十九世纪才弄清楚原因,开始在船上携带蔬菜和茶叶,但是华夏早在唐代便对此有了了解,虽然还不知道什么事维生素,但是已经知道新鲜的瓜果蔬菜可以治愈这样的怪病。

钱学理有些诧异,没想到李继业竟然还知道这些,这可是海商的不传之秘啊!

“主上才智天纵,属下佩服之至!”

李继业笑了笑,自己也只是见识比众人多了近千年而已。随后李继业又嘱咐了一些细节,便带着李偲升离开了造船工坊。

一个月之后,二十艘大海船测试完毕,所有的船工和护卫也已经全部通过了考核,并且进驻新建码头就位。

李继业和李偲升闻讯再次来到登州,对所有的人员、船只、货物进行检视之后,对海外商贸商社的准备非常满意。

随后李继业下令在三天之后举行出海仪式,三支船队同时出发。

三天后,新建码头上张灯结彩,登州刺史府上下官吏全部赶到这里,李继业主持仪式,李偲升、钱学理、朱杰等一众主事、管事也是纷纷到场。

按照流程,李继业先是为码头题字,将码头命名为远海码头,然后便将三名船队领队叫到跟前,为每人发放了一杆节杖,作为天策府的信物。

此时二十艘大海船已经有序的停靠在码头上,李继业在众人的簇拥下近距离的看了一圈。只见这些大海船并不是后世常见的明代福船,而是类似于楼船的样式,不过却比一般在内河航行的楼船更大、更长,高度却要矮了一些,应该是为了抗衡海风的影响。

朱杰跟在一旁介绍着:“主上,这些海船都有隔仓设计,一旦出现险情漏水,一处漏水不会影响整条海船,可以给船工争取时间进行自救……”

李继业点了点头,这隔断仓的设计乃是中国独创的技术,不但可以加强海船的整体强度,还可以增加安全性。

另外根据朱杰的介绍,造船工坊还有许多独到的技术,此番也一一用在了这二十艘海船上面。比如拼接龙骨技术,就可以制造出更大的龙骨,以此来制造更大的海船,等等。

这也让李继业不禁感叹,华夏的航海技术其实是非常先进的,华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藏,其蕴含的能量是惊人的。

“这些技术都要整理出来,然后作为重点技术传承下去,一定要发扬光大。”

朱杰激动的叉手道:“喏!属下一定尽心尽力。”

这一天,李继业在码头上站立了许久,望着扬帆远去的船队,心中也是澎湃不已。

“希望一切都顺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