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三十二章 相送

第三十二章 相送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正月底。

春节刚过,李从燕便收到了皇帝李嗣源的诏令。

皇帝李嗣源得知李赞华率部来投非常高兴,当即下诏给李赞华赐名为李赞华,封其为怀化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所率部曲亦赐姓名。

李赞华,应是李赞华,此时收到李从燕转呈的诏令,激动得泪流满面,与一众部下高呼万岁谢恩。

随后李从燕在刺史府内设下饭食,与李赞华对坐饮酒。

“赞华此番前往洛阳有何打算?”

接受了皇帝李嗣源的封赏,李赞华自然要率部前往洛阳面圣谢恩的。至于被册封的怀化节度使等职务,也就是个名号和级别而已,至于李赞华需不需要去怀化上任,还要看皇帝李嗣源的心情。

李赞华思索了一下,试探性的说道:“我对大唐局势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时之间还没有具体的打算。不知李刺史可否为我解惑?”

“自然可以。”

于是李从燕将目前朝堂的局势解说了一下,特意提到了李从珂、安重诲、李从厚的三方乱斗,以及两川战事的胶着。

听完之后,李赞华的脸色有些不好,自己没想到洛阳的局势竟然如此纷杂,几个皇子,朝中又有权臣,这种局面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大祸,看来到了洛阳之后要小心谨慎一些了。

“不知李刺史可有什么建议说与我听?”

李从燕说道:“建议的话,我认为可能的话,赞华还是不要留在洛阳城内。”

李赞华闻言微微一愣,紧接着便大笑起来,叉手说道:“李刺史真乃高见,我先在此谢过了!”

其实李从燕如此建议还是有自己的私心。

李赞华留在洛阳的话,根本不会有什么实权,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被摆在门面上的“吉祥物”而已。这样的李赞华无法给李从燕带来什么好处,最多就是暗中提供一些消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而李赞华外放到地方就不一样了,最少也是一地节度使,如此李赞华便有兵有权,不管被册封在何处,也能给李从燕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一旦有事便可以与李从燕互为犄角。

二人继续把酒言欢,不知不觉间将话题转移到了兵事上。

李赞华称赞道:“李刺史麾下的兵马真乃精锐,如此好兵就算放在契丹,也绝对是皮室军一般的存在!”

李从燕自然知道这是在恭维自己了,虽然新军操练严格,就作战力确实要比一般的节度使兵马高出许多,但是与百战余生、千锤百炼的皮室军相比,肯定是远远不如的,至少实战经验这一块就无法相提并论,这一点自知之明李从燕还是有的。

于是李从燕谦逊了几句,说道:“此番赞华南归,不知道契丹国主那边会是何等反应?”

李赞华闻言摇了摇头,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愤恨,说道:“此番契丹国主要杀我,就连我的母亲也要杀我,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权柄,只有契丹国主的荣耀,至于其他的,都可以抛弃,包括我的性命!”

李从燕对这段历史很清楚,其实契丹的皇位原本应该是李赞华的,只是因为其母亲述律平喜爱次子耶律德光,所以母子联手篡夺了皇位,将长子李赞华贬为东丹国的人皇王。

可是即便这样,述律平和耶律德光还是不放心,担心李赞华会卷土重来,于是这一次母子竟然直接要杀掉李赞华,这也直接导致李赞华率部出逃。

对于那述律平,李从燕也是非常熟悉的,这个老太太可是一个狠人。在耶律阿保机去世的时候,按照契丹的传统,述律平是应该殉葬自杀的。但是述律平声称自己要辅佐两个孩子稳定契丹,同时又不能让丈夫独自离去,于是当着所有契丹贵族的面,拔刀自断一臂,以断臂殉葬自己的丈夫!

此时李从燕看着神情落寞的李赞华,心中很是同情,摊上这样的母亲和弟弟,换成是谁也不会好受。

可就在此时,李赞华的右手不自觉的微微抬起,这一举动被李从燕敏锐的捕捉到,这是常年用刀的人才会有的下意识动作,由此李从燕心中有了一丝疑惑。

只是李从燕心中还有另一个疑惑:“如此狠辣的母亲,加上一个超级腹黑的弟弟,李赞华是怎么做到如此儒雅、博学而又崇尚佛学的?又或是,李赞华还有什么是我看不到,或是看不出来了?”

这边李从燕心中还在纠集盘算着,这边李赞华继续说道:“此番我南逃,契丹国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以我的看法,契丹国主多半会发国书要人,甚至会发兵威胁大唐北境。只是不知圣人会如何应对了,这也是我所担心的。”

李从燕说道:“赞华不必忧虑,圣人既然册封你官职,就绝不会向契丹国主低头,至少不会将赞华交给契丹国主,至于其他的,还需赞华自己来争取。”

“希望如此。”

这一夜,李从燕和李赞华一直喝到了后半夜才散。

次日一早,李赞华一众收拾妥当,集中在登州城西门外,准备前往洛阳面圣。

李从燕率领种桦甲的第一团护送李赞华所部出境,两支大军齐头并进,从登州城出发一路向西。李从燕和李赞华策马并肩走在大军的最前方,二人依旧无话不说,而圆镜大师和耶律东古则是策马在后面,二人始终关注着李从燕手下的新军。

这一天,大军从早到晚行进了七十里,待到安营扎寨的时候,四百契丹士兵疲惫不已,扎下大营之后便乱哄哄的开始埋锅造饭,甚至不少契丹士兵吃过饭后,直接裹着厚衣服睡在马腹下,根本没有搭帐篷、设营帐的打算。

而反观在旁边扎营的李从燕所部,第一团一千四百余名将士虽然也很累,但还远没到疲惫不堪的时候。此时众将士在校尉种桦甲的指挥下,各司其职安顿大营,整座营地之中竟然没有太大的声响,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一座非常规整的大营很快便拔地而起。

此时耶律东古看了许久面色凝重,自己是带兵老将,自然明白眼前的一切意味着什么,眼前的这支唐军绝对是一支强悍的精锐,比自己麾下的四百兵马~强悍许多。在耶律东古看来,如果双方以同等兵力对战,自己麾下的兵马注定不是眼前唐军的对手!

而圆镜大师则对李从燕更感兴趣:“李从燕有这等才学,又能练出如此强军,还能安心与登州一隅,此等人不论才能还是心性,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日后一定要劝谏突欲与之多多亲近才是,切不可与之为敌!”

一夜无话,次日大军继续赶路。正午时分,李从燕率部护送李赞华所部到达了登州边界。

李从燕策马指着前方,说道:“莱州地界,圣人已经给予赞华通关文牒,剩下的路,赞华就要自己走了。”

李赞华叉手说道:“这几天谢过李刺史款待,李刺史对我的恩义,我自当铭记于心,咱们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

李从燕与李赞华就在边界处分开,望着越走越远的李赞华,李从燕注视许久。

种桦甲策马跟来,说道:“主上,将士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也返回登州城吧。”

李从燕却没有动,而是说道:“你觉得李赞华此人如何?”

种桦甲倒是见过几次李赞华,想了想,便说道:“属下觉得此人很是儒雅,而且博学多才。当然了,要论博学的话,肯定是比不上主上的。”

“呵呵,你也学会恭维了?”

而后李从燕自言自语的说道:“也许是我的错觉吧,希望是我的感觉错了。”

历史上的李赞华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而且这几日李从燕看到的李赞华也是如此。

李从燕就曾在后世的史书中读到:李赞华自幼聪敏好学,是文武全才,不但善于骑射和谋略,而且文化修养很高。他曾经从中原买了万卷书,收藏在他隐居的医巫闾山绝顶之上的望海堂。李赞华通晓阴阳、音律,精于医药、砭焫之术,工于契丹文和汉文的文章,曾经翻译《阴符经》。他还擅长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鹿图》后来都被收入宋朝的秘府。所以说,李赞华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

可是经过这几天的接触,李从燕心中始终觉得李赞华有些做作,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李从燕就是感觉李赞华的儒雅很像是刻意展示出来的,他还应该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如果我的感觉是对的,那这个李赞华也太可怕了!”

在返回登州城的路上,李从燕还在想着这些,不过转念一想,李赞华毕竟是契丹皇族,是一代枭雄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当年耶律阿保机号称天皇帝,述律平号称地皇后,而李赞华便是人皇王。

这样的一个从小深受权谋熏陶之人,绝不可能太过简单,李从燕也不相信李赞华是一个单纯之人。

想到这里,李从燕便收起了之前对李赞华的亲近之心,而只是将李赞华当成一个大概率的盟友对待。

“主上快看!”

李从燕正在思考这些事情,忽然听到种桦甲的叫声,抬头看去,只见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骑士叉手说道:“启禀刺史,吴参加请刺史尽快返回刺史府!”

“何事?”

“据报:牟平县境内不少商贾大肆收购土地,不少刚刚分到土地的百姓再度沦为赤贫。前几日,牟平县一户失地百姓举家冻死,引发了当地百姓的愤慨,数千失地百姓和贫民开始聚集,牟平县县令陈硕正在竭力维持!”

李从燕听完眉头紧锁,冷声说道:“看来又有人活得不耐烦了!”

“走,回登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