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三十八章 酿酒工坊(一)

第三十八章 酿酒工坊(一)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幕府建立之后,李从燕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将幕府各司的吏员,以及登州一城四县的各级官吏审查了一边,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裁撤了二十多人,提拔任用了十九人,至此彻底掌控了整个登州。

此时的幕府已经从原刺史府整体搬了出来,搬到了登州城西大街。这条大街上都是登州的有钱人,非富即贵,蓬莱李家和黄县陈家在街上各有一处宅院,而且还彼此相邻。

李从燕便花钱将这两处宅院买了下来,打通之后作为幕府的办公之所。原刺史府则改成李从燕的府邸,当然大门口的匾额依旧是登州刺史府。

这一日,军医司司丞孙逸奏报,言道军医司正在搜集、储存战场清创之药,可是眼下能够买到、配好的创伤药数量有限,根本不够新军五千多将士备用。

李从燕得知之后便将司丞孙逸找来,询问了一下创伤药的情况,才知道所为的创伤药就是将一些有消炎功效的中药磨成粉末,然后铺洒在伤口处用来消炎。

“登州各地买不到足够数量的药材吗?”

孙逸叉手说道:“主上有所不知,登州本就不是生产这类药材之地,需从其余州县买进,而且价格昂贵,军政部拨给军医司的费用根本不够用,也买不到足够的药材。”

李从燕点了点头,思索了一阵,而后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取消这种鸡肋一般的创伤药,改用别的东西来取代。”

孙逸从医多年,一直都用这种创伤药,此时诧异的问道:“主上还懂得医理?就不知是什么药物?”

李从燕嘴角上扬,说道:“这种药物我日后自会告诉你,不过现在还是先将民政部的吴部长找来,咱们先来谈一谈筹建酿酒工坊的事。”

“额?酿酒?”

两日后,李从燕带着吴从汉和孙逸来到登州城内的一处荒废宅院。这处宅院位于城北,共有三进、两跨院,占地不小,原本是一户商贾所有,后来这户商贾因故远走他乡,宅院便逐渐荒废,无人问津。

李从燕带着吴从汉和孙逸进院,此时这里已经提前进驻了数十民夫,正在民政部实业司官吏的指挥下忙碌着,将这处宅院重新粉刷修葺。

“这前院便是酿酒工坊的门脸,用来出售蒸馏酒,中院乃是办公之所,后院则是用来酿酒之用。至于左、右两个跨院,可以用来储存成品酒和酿酒用的高粱。”

此时民间饮用的酒多是米酒,以及一部分的葡萄酒,高粱酒也有,但是少之又少,因为此时还没有蒸馏技术,酿出的高粱酒味道苦涩,饮用之后容易上头,让人头痛欲裂,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劣酒。

在李从燕提出筹建高粱酒坊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反对,这种酒没有人喝的,明摆着是浪费钱粮。但是李从燕却力排众议,直接下令在这处宅院筹建酒坊。

此时李从燕查看了收购来的高粱,两千多斤的高粱堆满了跨院的房屋,而且还有大量的高粱正在源源不断的运来。

吴从汉在一旁说道:“主上,这高粱价格极低,都是赤贫百姓吃的,稍稍富有一些的百姓都不会吃,而是用来喂养牲畜。这东西酿酒,能行吗?”

李从燕笑着说道:“相信我,一定行!”

李从燕心中暗道:“笑话,有了蒸馏技术,即使我酿不出~台子,也能酿出二锅头来,到时候你们一个个都要变成酒鬼!”

众人来到后院,李从燕问道:“我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主上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

“嗯!”

说着,李从燕便带着众人来到后院的正房内,只见屋内摆着蒸锅等器具,屋外还有挖好的酒窖,同时实业司还从各地招募了不少酿酒师傅、学徒,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吴从汉介绍道:“主上请看,按照主上的要求,咱们酒坊的酒曲用的是最好的,高粱也选用的是最好的,只是酒窖乃是新挖,比不得传承许久的老窖。”

“这一开始的酒粮是买来的,不过质量上乘,按照招募的酿酒师傅的话说,这样的酒粮定能酿出好酒,即便是高粱的,品质也能好上许多。”

李从燕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看向了旁边的酒坊学徒们,见众人正拿着木锨把酒粮铲进木桶,然后向酒坊内运过去。

众人见到李从燕纷纷行礼,李从燕笑着说道:“你们先演练一下酿酒的过程,我要看一看。”

“喏!”

那些酿酒师傅便带着各自的学徒忙碌了起来,李从燕看了一会儿便叫停了众人,而后指着放在一边的蒸锅,对众人说道:“好了,这米酒的酿造工艺不适合高粱酒,从今日起你们的手艺都要从新学!”

众人闻言愕然,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李从燕。

只见李从燕命人拿出许多份契约,对众人说道:“签了这份契约,便要在酒坊内劳作三年,三年内你们会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但是相对的,我会教给你们另一种酿酒技艺,并且会给你们原本工钱十倍的报酬,怎么选,你们自己看着办!”

一众酿酒师傅和学徒并没有犹豫很久,当即全部选择留下来。不过吴从汉和李偲升等人却有些担忧,认为李从燕此番有些冒进了。

李从燕命人将签署好的契约收起来,而后便领着众人来到蒸锅前,命生起大火开始示范:“……蒸酒要慢火细蒸,才能把酒气全蒸出来,要是火一大,发的太快,反而没有酒出来。”

众人只见一口直径七尺的大锅放在灶上,但在外面仅仅能看到锅沿,因为锅上还套着一个五尺出头的大木桶,完全将锅套在里面,这木桶严丝合缝的,木板拼接的地方还用材料抹平,外面又围着几层厚布。这便是李从燕提前设计好的蒸馏器具。

在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开着几个小口,有几根铜管伸出来,而这大木桶的正上方则放着一口浅底大锅,边上还竖着个木架梯子。

“下面这个大锅叫做地锅,中间这个叫做蒸桶,上面那个就是天锅,等下在地锅上铺满酒粮酒母,然后慢火细蒸,酒气便会上升,那天锅里放着冷水,酒气在天锅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锅下面的露台上,然后顺着铜管流出来,这就做出酒了。而这种酒,叫做蒸馏酒。”李从燕解释的很是详细。

众人听得十分专注,特别是那些酿酒师傅和学徒,显然也是头一次看到蒸馏酿酒的过程,也是听得很仔细,一些人更是双眼冒光,仿佛看到了新世界一般,原来酒还可以这么酿!

等了一会儿,李从燕上前在蒸桶上一摸,低头看看灶里的火,便抬头大声说道:“可以蒸酒了!起蒸桶,下酒粮!盯着外面香头,等那香燃尽,去外面井里打水去。”

那蒸桶上有木杠,几名学徒过去,在李从燕的指挥下一同吆喝了声,齐齐发力,把那蒸桶平稳抬起,地锅边上早就有人准备好了,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粮倒入地锅的大蒸屉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将酒粮铺平。

与此同时,也有人看着放在干燥避风处的一个香炉,那里面并不是常见的一炷香,差不多比自家香炉的线香长度短三分之一左右。

有人喊着号子将蒸桶放下,把早就预备好的湿布仔细的围在蒸桶和地锅的结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那炷香很快燃尽,学徒们急忙挑着扁担去担水。

这时,有学徒工一直看着蒸桶,待到第五个人挑水进来之后,蒸桶上半部分开始有蒸汽冒出,李从燕便大声喊道:“加水!”

立刻有几名学徒工踩着木架梯子爬了上去,然后人手传递,把一桶桶冰凉的井水倒入天锅之中。

“水满了!”

一声吆喝之后,下面便不再传递酒桶,但又有人给木架梯子上那人递了一根木棍。

“下面热气烘着,凉水很快就热了,要不断的搅和才能用的长久些。”李从燕一边指挥着那些学徒,一边解释说道。

外面还有人将柴禾搬进来,两名学徒工蹲在灶边上盯着火,不时的安排添柴或者让风箱速度变化些。

此时,蒸桶上半部分共有四根探出的铜管,每个铜管下面都已经放上了酒坛子。

酒坊中尽管通风不错,但热气依旧逼人,酒坊里的人都精赤着上身在忙活,李从燕这一干人也都光着膀子。

“出酒了!”

忽然,有人高喊一声,酒坊内上下人等都是露出兴奋的神情,酒坊能做多久不好说,酿酒出来之后好喝不好喝难说,但毕竟从废墟上重建起来,从无到有,看到酒液从铜管流出,所有人心中都有一种成就感。

吴从汉、李偲升等人也都跟着振奋了下,都盯着那几个铜管看,一股浓烈的酒味弥漫开来。这股味道很冲鼻子,丝毫谈不上香味,李从燕的神色还算正常,但是其他人却都皱起眉头。

李从燕看到大家神情,笑着解释说道:“酿酒的酒头都是这样,这酒不是马上装坛子的,要等这一锅酒都蒸完,然后把所有的酒混起来存上几天才能卖。”

众人闻言看向李从燕,却见李从燕神色依旧淡然镇定,丝毫没有失望的样子,甚至眉宇之间似乎有喜悦的神色。

“上面用力搅和!”

就在马立军疑惑不已的时候,忽然李从燕喊了起来,只见站在木架梯子上那位学徒拿着木棍用力的搅动天锅里的水,铜管里面的酒淅沥沥的不断落入酒坛之中。

此时,酒坊里的温度越来越热,而铜管里滴出的酒却是越来越少,站在木架梯子上那学徒大声吆喝说道:“天锅冒热气了!”

“风箱停住,快些换水!”

酒坊的学徒工们此时已经大致弄懂了流程,干起来越来越顺手,又有人推着别的木架梯子靠前,将天锅里的热水舀出,下面又有人挑着井水入内换水,大家都是一副忙碌的景象。

很快天锅里的水就被加满,李从燕又吆喝着喊道:“拉风箱,添柴!”

风箱鼓动,火势缓缓变大,蒸桶缝隙弥漫出来的蒸汽又变浓了,铜管里滴下的酒水开始变多。

李从燕突然笑了起来,一直留意李从燕的众人又被吓了一跳,大家发现李从燕笑的极为欢畅,好像遇到了极为高兴的事情。

“换新酒坛接酒!”李从燕突然开口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