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六十三章 封王

第六十三章 封王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十一月末。

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来是沙陀人,曾经是李嗣源的养子,与石敬瑭有不小的矛盾,此番听闻石敬瑭当了北疆诸镇蕃汉马步军总管,心中极为惊怒,担心石敬瑭会公报私仇。

于是张彦超苦思冥想之后,便把整个城池降附于契丹,自己直接跑到了应州,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投降了。耶律德光顺势任命张彦超为大同节度使。

这个消息让皇帝李嗣源异常暴怒,如今不但边疆的兵马不堪大用,甚至还出现了叛国投敌之辈,如此下去岂不是国将不国了?

于是皇帝李嗣源一连下达了六道诏令,命令石敬瑭抓紧备战,要在年末之前出兵,先将叛贼张彦超剿灭。

石敬瑭一面上奏自己正在整军备战,一面趁机向朝廷索要大批钱粮、兵甲。对此皇帝李嗣源一概准奏,大批的钱粮、兵甲运往了太原城,石敬瑭却根本没有出兵的打算,而是开始暗中扩张势力。

到了十二月,皇帝李嗣源眼见石敬瑭依旧没有出兵的迹象,心中开始疑虑起来。于是李嗣源诏令以康义诚为河阳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以朱弘昭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希望通过此二人的任命给石敬瑭一点压力,逼迫石敬瑭尽快出兵北上。

这还不算,皇帝李嗣源此时面对契丹人咄咄逼人的攻势,以及石敬瑭的阳奉阴违,已经有些丧失理智,认为只有自己的诸皇子才是真正的忠臣,于是不顾冯道等朝臣的劝阻,开始大肆分封王爵,希望以众皇子之力拱卫天下,一时间天下震惊。

登州府邸。

李从燕面前摆着三封情报,全都是白济汛亲自送来的,而且没有一个是好消息。

白济汛三人坐在一边,李魏和吴从汉匆匆赶来,行礼之后便一同落座。

“废话不多说,这里有三封情报要向你们通报一下。”

随后李从燕便将石敬瑭掌控了河东诸镇的情报,以及张彦超叛国降契丹的情报说了一下。

李魏气得破口大骂,吴从汉的反应虽然没有这么激烈,但是脸色也变得很凝重,说道:“主上的担忧已经变成了现实,属下估计此时的石敬瑭对朝廷指令已经不当回事了,河东镇用不了多久,便是石敬瑭的一家之地了!”

李从燕沉声说道:“很对,以石敬瑭的手段,河东镇以及周边诸镇的那些草包没有胜算的。接下来,我估计天下形势将会急转直下,其根源就在于石敬瑭!”

李魏愤恨的说道:“主上,何不派人暗杀了石敬瑭,一了百了!”

李从燕摇了摇头,自己又何尝不想如此?只是以石敬瑭的手段,暗杀之事失败的可能性太大,自己不能拿部下的性命去冒险。

而且一旦此事泄露出去,以石敬瑭眼下的名望和做派,李从燕绝对相信自己和登州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节度使,都会对登州展开进攻!

吴从汉看着李从燕的表情,而后便对李魏微微摇头示意,李魏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急忙叉手告罪。

李从燕不以为意,说道:“这是第三份情报,圣人下诏分封诸皇子为王爵!”

李魏和吴从汉闻言大惊失色,二人都以为李从燕一旦被分封王爵,肯定要前往封地镇守,那登州的一切就要拱手让人了,此时二人都是脸色大变。

吴从汉更是直接脱口而出,问道:“主上被封在何处!”

李从燕拿起情报念道:“封李从珂为潞王,封李从益为许王,封护国节度使李从璋为洋王,封河南尹李从荣为秦王,封天雄节度使李从厚为宋王……”

念到这里,李从燕将手中的情报放下,说道:“你们不用担心,此番分封王爵,没有我的份!”

这下,李魏和吴从汉的脸色更加难看,分封诸皇子为王,竟然把李从燕落下,这是什么意思!

“主上!”

吴从汉猛地站了起来,说道:“圣人这是彻底放弃了主上,将来洛阳朝廷之中,将再无主上的容身之地,朝中众臣也不会再将主上当做皇子之一了!”

吴从汉此话说得很委婉,李从燕本身就不是沙陀人,而是正经八本的汉人,只不过是被李嗣源收养的义子而已。

如今李嗣源分封了众皇子,而唯独没有册封李从燕,足以说明李嗣源已经将李从燕这个义子放弃了,而从今以后李从燕也失去了皇子这一层身份!

李魏也看到了这一点,焦急的说道:“主上,此番分封影响巨大,将来天下动荡之时,主上没有皇子的身份在,各地节度使对登州、对主上将会是什么态度?主上要早做准备!”

一旁的白济汛也是眉头紧锁,对于李从燕面临的严峻局势很是担忧。

李从燕闻言沉吟了一会儿,而后忽然大笑起来,吴从汉和李魏、白济汛见状都愣住了,不知道李从燕为何突然发笑。

“你们是不是都认为此番唯独我没有封王,对登州来说是坏事?”

三人都点了点头,李魏反问道:“主上的意思,难道不是吗?”

李从燕说道:“嗯~,从短期来看是坏事,天下各镇节度使以及李从珂等人都会视我为无物,甚至如平卢节度使沈谭这样的混账也许会搞些小动作也不一定。可是从长远来看,圣人疏远我也许是件好事!”

“好事?”

李魏、吴从汉面面相觑,二人不明白这好从何来。

白济汛问道:“主上说的好事是什么意思?”

“天下大乱这四个字,你们理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三人思索了一下,而后李魏说道:“各地节度使互相攻伐,胡人趁乱入侵,便是天下大乱。”

吴从汉说道:“天下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贼寇、乱兵四处劫掠、烧杀抢夺,便是天下大乱。”

白济汛想了一下,而后说道:“天下的节度使都是石敬瑭这样的奸贼,朝中大臣都是安重诲那样的权臣,或是庸才,各地世家为非作歹,州县官吏横征暴敛,便是天下大乱。”

李从燕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的都对,天下大乱便是你们说的那样,甚至比你们说的还要不堪,还要黑暗!在这样的世道里,你们认为朝廷能坚持多久?”

“这……”

三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从燕继续说道:“如今石敬瑭已经横空出世,其势力正在北疆膨胀,各地节度使也大多心怀鬼胎,朝中大臣可有贤才?也许有,但肯定左右不了朝局!各地世家、各州官吏是什么样子,你们心中都非常清楚。”

说到这里,李从燕再次问道:“在这样的世道下,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贼寇、乱兵四处劫掠、烧杀抢夺的情况还会远吗?依我看,朝廷坚持不了多久了,甚至圣人也坚持不了多久,天下即将大乱!”

李魏、吴从汉、白济汛都沉默了,他们明白李从燕的话是对的,现如今天下形势急转直下,圣人李嗣源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睿智,也许距离天下大乱就只差一个契机而已,也许就在明天也不一定!

“所以,你们认为天下大乱之后,朝廷的威信、圣人的威仪还有多大作用?皇子的身份还有多大的作用?”

吴从汉和白济汛陷入了沉思,李魏眉头紧锁,忽然明白了过来,说道:“我明白了,到时候朝廷都会被冲击到,皇子的身份不但不是助力,反而还会是枷锁!”

李从燕更正道:“不仅仅是枷锁,甚至还会是累赘!”

此时李从燕自然不能告诉三人后唐王朝已经行将就木,石敬瑭即将建立后晋朝廷,不过天下大势就摆在这里,李从燕只要从这方面入手,便可以让三人认清局势,明白这次封王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这次封王对于李嗣源和众皇子来说,心里安慰的意味更大!

吴从汉叉手说道:“主上的意思我等都明白了,对于天下大势我等也有了认识。只是……”

李从燕不等吴从汉说完,便挥了挥手,笑着说道:“只是登州上下并不是人人都明白这些道理,可对?”

吴从汉笑着说道:“主上睿智,属下正是这个意思。”

“这倒是个大事,弄不好会影响登州的民心士气。”

白济汛说道:“主上说得对,如此确实对民心士气有很大的影响,属下以为可以封锁消息。朝廷分封王爵的事情肯定会先将文令传到登州城,到时候幕府直接将这道文令扣押下来,不让各地官吏、百姓知晓。”

“不可!幕府不传达朝廷的旨意,难道百姓和官吏就不会从其他州县知晓吗?要知道现在登州各地的商贾来来往往,每日都有众多商贾往来登州与各地之间。”

这下吴从汉、李魏、白济汛都没了主意。

李从燕想了一下,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冷笑着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

“主上有何妙计?”

“朝廷的文令送达幕府之后修改一下,以幕府的名义转达下去:就说我李从燕一心为民,因为分地、赈济、发展工坊商业等政务得罪了朝中权贵,所以此番封王没有我的份!”

李从燕笑着说道:“大致意思就是这样,民政部户籍司负责润色一下,然后分发各县张贴下去!”

三人闻言先是一愣,而后纷纷大笑拍手,白济汛更是笑着说道:“主上此举甚妙,凭借主上在登州的名望,此番圣人不封主上王爵,各地百姓、官吏肯定会对圣人和朝廷极度失望,而对主上心怀同情!”

吴从汉说道:“主上此举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如此一来我登州民心士气非但不会衰落,反而因为愤怒圣人不公,还会更加旺盛!”

三人对李从燕恭维了一番,李从燕笑着说道:“我也只是偶然想起这个办法而已,民政部明日便准备施行吧。”

“另外镇抚司还要忙碌起来,洛阳方面除了继续搜集朝中大事,还要对诸皇子的情况加强搜集,重点是李从珂、李从厚、李从荣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