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六十四章 医馆

第六十四章 医馆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登州城。

幕府的官差在各个城门附近张贴了公告,将皇帝李嗣源分封诸皇子为王的消息公布了出来。

城中百姓以及来往行人、客商很快聚集起来,指着公告议论纷纷。

“这是怎么回事?圣人分封王爵,竟然没有册封李刺史!”

“李刺史一心为民,将原本积贫积弱的登州治理成如今的繁华,朝廷和圣人为何厚此薄彼,还有没有天理了!”

“天理?”

一个商贾模样的男子一脸不平的说道:“如今这世道哪里还有天理可言!李刺史为了登州百姓,几次与世家为敌,一定是那些世家在朝中的亲族搞的鬼,可叹李刺史一心为民,竟然落得如此境地!”

周围众多百姓深以为然,纷纷开始为李从燕抱不平。

这时,另一个百姓大声喊道:“官爷,李刺史未被封王,登州一众官吏为何不上奏朝廷,为李刺史鸣冤啊!”

“对啊!李刺史待你们不薄,俸禄都比原先涨了许多,如今李刺史有事,你们为何不伸把手?”

“他们当官的不管,咱们平民百姓管,大家一起上万言书,为李刺史鸣冤!”

“对,上万言书!”

围堵在城门口的数百名百姓顿时群情激奋,开始叫嚷着为李从燕喊冤,负责张贴公告的幕府官差急忙安抚众人,大声说道:“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诸位有所不知,我等登州大小官吏怎会不帮李刺史?只是李刺史有令在先,不让我们为其发声,担心朝廷会因此怪罪,会连累了我们,以及登州百姓!”

一众百姓闻言更是不干了,李从燕自己都受了天大的委屈,竟然还一心维护登州百姓,这等好官天下无二,岂能坐视不管?

那官差眼见一众百姓就要暴走,急忙大声喊道:“诸位不要乱来,李刺史自有打算,诸位不要给李刺史添麻烦,请相信李刺史,相信朝廷!”

一番安抚下来,这些百姓才稍稍平复了一些。

紧接着,官差又拿出了一份公告,就贴在了封王公告的旁边。

“这是什么?”

官差大声说道:“李刺史念及登州百姓求医问药困难,甚至一些百姓因病破家,心中甚是不忍,于是要在登州城筹建医馆,而后还将陆续在每个县都筹建一座医馆!”

“这些医馆隶属于幕府,坐馆医匠都是幕府军医司的名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求医问药所需的诊费低廉,只收取一些药材的成本价而已。甚至家中确实困难的百姓,还可以申请分期付款,绝无利息!”

说完,围观的百姓先是安静了下来,紧接着便轰的一下,纷纷欢呼着李从燕的名字,一些看上去身体就不太好的百姓甚至直接跪了下来,就对着那张公告不断磕头哭泣。

这样的场景在登州各处城门同时上演着,随后李从燕没被册封为王,以及开设医馆的消息如同飓风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登州。

仅仅几天的时间,登州一城四县的二十多万百姓群情激奋,对朝廷和皇帝李嗣源开始心生不满,而对李从燕则满心感恩,充满了归属感。

话分两头,登州城东。

这是一处临街的院落,前方是一座两层的阁楼,后面则是一处不小的院落,还有一些房间可供使用。

李从燕带着李魏、吴从汉在院子里东看西看,还有不少原军医司的医匠在院子里忙碌着,不断收拾各种药材,以及一些李从燕都叫不上名字的物件。

“启禀主上,按照主上的要求,属下已经从军医司中抽调了五名医匠、二十名学徒,目前这二十五人已经全部到这医馆就位,医馆所需的各种药材和物资也已经采购完毕。”

“嗯,很好。”

李从燕对吴从汉问道:“民政部卫生司筹备得如何了?卫生司负责登州各地医馆的统管,负责预防、消除瘟疫,监管各地药铺和民间医馆、郎中,其职责很重要,马虎不得!”

吴从汉说道:“主上放心,卫生司已经的筹建已经差不多了,卫生司的驻地就在民政部内,属下已经单独划出了一些屋舍,有李部长的协助,从军医司抽调了一些骨干,属下还从民间招募了几个人才,目前卫生司已经开始正常运转。”

“嗯。卫生司的司丞准备用谁?”

“孙辛路。”

“孙辛路?”

李从燕回忆了一下,而后说道:“你说的是军医司第五组的组长,孙老肉?”

吴从汉笑着说道:“正是此人!”

这个孙辛路五十多岁年纪,生得瘦瘦弱弱的,可是却非常好吃肉,几乎顿顿都要吃,否则就会食欲不振水米不进,久而久之军医司的一众同僚便给孙辛路起了诨名:孙老肉。

李从燕笑着说道:“那就是他吧,此人做事稳健,而且医术不错,是个人才。”

“喏!”

说话间,李从燕三人来到了医馆的二层阁楼上。在这临街的二层楼内,一层是百姓抓药,以及初诊之处,而二层这里则是医馆用来诊治病理,详细问诊的地方。

“医馆不能像以前那样,不管是什么病都聚在一起看,跌打损伤、刀伤割伤等,统称为外科,瘟病、气血之症统称为内科,小儿病灶为儿科,妇人之病为妇科,生产孩子为产科,医馆暂时分为这五大类。”

吴从汉和李魏闻言都很诧异,内科和外科还能理解,外伤便是外科,内里之病便是内科,可是这儿科、妇科、产科还要专门独立出来?以往从未听说过稳婆还能当医匠的!

吴从汉急忙派人将孙辛路找来,将李从燕的吩咐告之,孙辛路闻言也很诧异,叉手说道:“主上,这儿科和妇科寻常医匠一并诊治就好,没必要单独拿出来。而且这产科,民间多找稳婆来接生,哪有医匠接生的道理?”

李从燕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不过此事我要独断专行一次。”

“你们记住,救死扶伤是医匠的天职,不管是儿科还是妇科,都是为了救民解困,将医匠的医术分得越细,对前来问诊的百姓来说就越是好事。”

随后,李从燕又提到了产科,说道:“我知道你们都看不起稳婆,但是你们都想一想,一个人来到世上,是谁的功劳?是稳婆,是稳婆将千千万万个婴孩带到了这个世上,如此功德,难道那些稳婆还当不起医匠二字吗?”

孙辛路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吴从汉和李魏也思索了起来,三人沉默了一会儿,孙辛路抬头说道:“可是主上,稳婆都是女人,这女人担当医匠……”

“女人又如何?宫中便有女医官,而且大唐之时多有女人担任官职,甚至担任军职的。如今为何女人不能担任医匠?”

孙辛路闻言只是纠结了一下,便释然了,叉手说道:“主上所言甚是,是属下狭隘了!”

李从燕问道:“那这产科的筹建,你准备怎么办?”

孙辛路想了一下,说道:“属下准备在民间招募手段高明的稳婆,而后属下会给这些稳婆教授一些必要的医学常识和药理常识,待到这些稳婆学成之后,便正式让她们在产科出诊。”

“嗯,很好。”

李从燕提点道:“不过医馆还要做好宣传,这儿科、妇科和产科都是为了救治小儿、妇人和孕妇,要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借机污蔑医馆,也要预防百姓产生误解。”

“主上的担心是对的,属下一定妥善办好此事。”

随后李从燕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以幕府的名义给各县下发公文,让各县府衙协助医馆进行宣传,应该会事半功倍的。”

孙辛路叉手说道:“如此甚好,属下谢过主上!”

众人说完,李从燕便带着几人来到一层,这里已经有几名学徒在忙活了。

李从燕观察了一下,一层的布置类似于后世的中药店,一圈柜台内,整面墙都被做成了大柜子,柜子上面有众多的小抽屉,里面便是各种药材。

此时几名学徒正在核对药材,并且在小抽屉外面贴上药名,李从燕看了看,一层售卖的药材不下数百种。

“医馆的药材一定要保证品质,绝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用假药。”

“喏!”

“另外,医馆也要卖一些成药,这些成药必须是医馆自制的,不能用外面的成药,否则药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喏!”

“再有就是价格,医馆的所有医匠都不得收取诊费,由民政部卫生司给这些医匠每月发放薪酬。知名医匠每月底薪五百钱,一般医匠每月底薪三百钱,学徒每月底薪一百钱,此外这些医匠每接诊一名患者,便有十钱的提成,学徒每配成一副药,便有三钱的提成。至于药品,一律按照进价售卖,而且那些贫苦百姓实在支付不起药费者,可以让他们分期付款,绝不能出现因为患者没钱而拒诊的事情!”

孙辛路将这些要求一一记下,而后激动的说道:“主上仁德,医馆如此经营,那便是登州百姓几世修来的福分!而且那些医匠的收入也远比之前高,更重要的是诊费旱涝保收,这可比之前走街串巷要强多了!”

李从燕听完并没有多大的成就感,反而心中有一些酸楚。

有病看病,这放在后世是百姓最基本的权利,可是在眼下这个世道,却成了百姓梦寐以求的善政,究竟是百姓的要求太低,还是为官者的底线太低?

李从燕感叹道:“希望医馆可以让登州百姓远离病痛,至于福分什么的,这些其实都是百姓应得的。”

李魏、吴从汉、孙辛路自是不这么认为,只是认为李从燕的仁政天下无二,自己能够跟随这样的上官,乃是天大的幸运。

众人又看了看医馆后面的库房,以及配置成药的地方,随后吴从汉叉手问道:“主上,医馆已经看完,是否去民政部看看卫生司的筹备情况?”

李从燕说道:“好,你不说我也要去看看的。”

临走前,李从燕还对吴从汉、李魏说道:“你们记住,各地医馆的医匠要不定期与军医司的医匠进行联络,可以互换学习,也可以交流心得,以便两方同时提高医术。”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