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七十五章 帝位交替

第七十五章 帝位交替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十月底,洛阳城。

宣政殿内,大批羽林军士兵将大殿封锁住,大殿周围百步之内不准任何人走动。与此同时,皇宫各处都有兵马巡视,各处宫门全部关闭,将一众皇室亲眷封锁在各个宫苑内。

宣政殿外,宣徽使孟汉琼脸色凝重的大步走来,在距离宣政殿百步之外被羽林军士兵拦住。

只见孟汉琼拿出一份诏令,然后对着羽林军士兵说了什么,便被放行进入大殿。

此番孟汉琼突然接到了诏令,命其即刻入宫觐见,让一向稳健的孟汉琼心急如焚,还以为是李嗣源如何了。此时守卫的羽林军士兵打开大殿正门后,孟汉琼便一个箭步冲了进去,在殿内宦官的引领下径直来到李嗣源床前。

“圣人,孟宣徽使到了。”

随着宦官一声轻唤,李嗣源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眼睛聚焦在孟汉琼的方向,蜡黄色的脸上这才挤出了一丝微笑。

孟汉琼看到已经许久没有露面的李嗣源,只见李嗣源面如枯骨、脸色发黑,已经是必死之相,不由得心中一酸,当即双目流泪,叩拜在地,说不出话来。

此时李嗣源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几个皇子的样子,当想起李从燕的时候,李嗣源叹息一声,暗道:“可惜从燕不是我的子嗣,可惜从燕不是沙陀人!”

就在李嗣源陷入回忆的时候,孟汉琼已经叩拜许久了,旁边的宦官又轻声唤道:“圣人……”

李嗣源的思绪被打断,这才示意宦官将孟汉琼扶起,然后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生死有命,爱卿不必感伤。此番有劳爱卿前往邺都,速召宋王入京,继承大统!”

孟汉琼闻言当即呆住,万万没想到会是如此,李嗣源在最后的关头,会选择李从厚继位。此时孟汉琼微微一愣,紧接着便扣头领旨。

见到孟汉琼已经领旨,李嗣源像是放下了什么,当即长出一口气,再次昏迷了过去。一旁的宦官见状吓了一跳,也顾不上跪在地上的孟汉琼,急忙去招呼偏殿的御医。

孟汉琼看着大殿内手忙脚乱的御医和宦官、宫女,只觉得心中压抑,就连天空都变成了灰色,不知道这天下将会何去何从。

片刻之后,孟汉琼出了宣政殿,便直奔宫门而去。

此时宋王李从厚尚在邺都驻守,从洛阳赶到邺都,快马往返最快也需要六、七天,如果李嗣源没能挺到宋王李从厚入京,那朝廷上下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要知道李从珂等一众皇子都在窥伺神器!

想到这里,孟汉琼心中便一阵恶寒,出了皇宫便赶到城内的驿站,找驿卒要了一匹最快的马匹,连家都不会,便准备直接出城前往邺都。

可是就在孟汉琼即将出城的时候,皇宫方向突然传来阵阵钟鸣声,这是皇宫报丧的丧钟!

孟汉琼急忙停住马匹,回头看向皇宫的方向,脸上满是惊恐。

数日之后,孟汉琼满脸风尘的赶到了邺都,将李嗣源的旨意交到了李从厚的手上。

李从厚激动万分,当日便点齐人马向洛阳城进发,孟汉琼随同李从厚进入洛阳城。这几天的时间朝堂上下很是乱了一阵,幸好有冯道等一众大臣的努力,万幸朝中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荡,李嗣源的遗体停放在宫内等待入葬。

这一天,冯道率领朝中一众大臣在洛阳东门外迎接,宋王李从厚的车马仪仗缓缓入城,全程没有鼓乐、没有典礼,这次入城显得格外的凄凉。

洛阳城内许多百姓都在入城的道路两旁围观,众多百姓看着宋王李从厚的车马指指点点,不知道这位即将登基的新皇帝如何,会给天下百姓带来什么。

就在一众百姓之中,几名长相、打扮非常普通的汉子注视着李从厚的大队人马,待到李从厚的仪仗进入皇宫之后,这几名汉子便分头撤走,转眼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十一月初十,宋王李从厚即皇帝位,便是历史上的后唐当今圣人。李从厚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诏以次年正月初七大赦,并取应天顺人之义,改元应顺。

十一月十五日,在李从厚的坚持下,先皇李嗣源的国葬在洛阳城北的邙山举行,国葬典礼只进行了半天便草草收场。随后李从厚便一心准备自己的登基大典,同时准备安排自己从邺都带来的一众心腹部下。

李从燕在李从厚继位登基的第三天便得知了消息,乃是北镇抚司飞马送回的情报,比朝廷送到登州的诏令通告早了数日之久。

虎云兵站内,李从燕看着手中的情报叹息了许久,如今李嗣源身死,意味着一个时代正式落幕了。

虽然李从燕对李嗣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自己刚刚来到这个时空没几天便东出洛阳,来到了登州,与李嗣源都没见过几面,但是李嗣源作为一个名留史册的人物,如此凄凉的落幕,也足以让天下英雄为之唏嘘的了。

此时白济汛坐在旁边,看着李从燕的表情,说道:“圣人驾崩,主上不要太过悲伤,登州上下还指望主上大展宏图呢!”

李从燕点头说道:“朝中可有什么消息?”

白济汛说道:“李从厚登基后,便任用天雄左都押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

李从燕听说过这个宋令询,说道:“此人庸才一个,仗着自己是李从厚的亲信而已,不足为念。只是此人是李从厚的绝对心腹,就算将其外放为官,至少也是一镇节度使,为何才封了一州刺史?洛阳城内可还有其他的消息?”

“洛阳城内有传闻:朱弘昭以为诛杀秦王李从荣,立当今圣人是自己的功劳,想要独专朝政。而宋令询陪侍当今圣人左右最久,素来被当今圣人所亲信,朱弘昭不想让旧人在圣人身边,所以把他调出去。当今圣人不愉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命。”

李从燕眉头一挑,说道:“也就是说,宋令询外放磁州刺史,是朱弘昭的意思?”

“应该是这样的。”

“这就有意思了!”

李从燕冷笑着说道:“先有安重诲,现有朱弘昭。他朱弘昭以为如今的天下还是先皇鼎盛时候的天下吗?此人贪恋权柄,却没有审时度势的眼光,迟早死于刀兵之下!”

白济汛说道:“主上,属下以为朱弘昭即便掀不起大风浪,但是把水搅浑的本事还是有的,对于咱们来说,朱弘昭算是一个不可控的变数,还是要小心提防一番。”

李从燕点了点头,同时也想起历史上的朱弘昭就是如此,打击异己、控制朝政,甚至一度连身为皇帝的李从厚都不能制止,使得后唐的朝政越发混乱,算是一个十足的搅屎棍。

“洛阳的事情以及诸皇子的事情,咱们只是密切关注,想要干预暂时是不可能的。”

李从燕下意识的敲打着桌子,顿了顿,说道:“有朱弘昭在朝,我料定用不了多久,洛阳就会大乱。至于诸皇子那边,镇抚司重点关注李从珂的动向!”

“李从珂?”

白济汛说道:“此人勇武,的确最有可能以武干预朝政。”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

李从燕斩钉截铁的说道:“就在现在,李从珂应该就在招兵买马,为率兵进入洛阳做着准备!”

白济汛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叉手说道:“主上,属下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李从燕笑着说道:“你是想劝我与李从珂一样,直接率军千里突进,杀进洛阳城?”

“主上英明!”

李从燕摇头说道:“李从珂看上去气势汹汹,随时可能冲进洛阳城,旁人都以为这是夺取权柄最好的办法,岂不知现在的朝廷就是一个万丈深渊,谁坐在洛阳城中的皇帝宝座上,谁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我虽然有心掌控时局,但是却不会做这个出头鸟!”

“难道主上不想重回洛阳吗?”

“洛阳?”

李从燕笑着说道:“我想要的是天下百姓丰衣足食,是天下安定、四夷臣服,而不是洛阳城的虚无皇位。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率军杀进洛阳,但是绝不是现在。洛阳那个斗兽场,就让李从珂等人赤膊上阵吧。咱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在登州坐看风云变幻的同时,考虑一下如何拿下平卢节度使沈谭!”

忽然,军政部军情司司丞李木通报进来,李从燕微微皱眉,问道:“有何情报?”

李木叉手说道:“启禀主上,军情司刚刚得到情报,李从珂突然发兵,开始进攻凤翔府北面的彰义节度使。据称,李从珂亲自领兵,其部大军势如破竹,彰义节度使不能抵挡,已经丢了隧州和义州,彰义节度使所部主力也被李从珂部全歼!”

李从燕闻言顿时眼前一亮,笑着说道:“镇抚司立即搜集洛阳方面的情报,我要知道李从厚对此事是什么态度!另外军情司密切关注李从珂部的动向,最少其部主力的主攻方向要弄清楚,尽快!”

“喏!”

待到李木和白济汛领命离去后,李从燕站在一幅舆图面前仔细看着当下的时局,而后忽然大笑起来,说道:“好了,终于等到出手的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