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九十一章 提拔将军

第九十一章 提拔将军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青州城,刺史府衙门。

一连数日,李从燕与吴从汉、李任、李魏、白济汛、王祖河五人一直在开会,青州、淄州与之前拿下的密州、莱州不同,这两州不但人口更多、面积更大,而且牵扯的世家也多,还涉及安抚平卢镇一众俘虏和官吏的事情,需要处置的事务可谓是千头万绪。

“关于青州和淄州刺史,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

面对李从燕的询问,吴从汉叉手说道:“启禀主上,民政部考核司已经在幕府中选拔了两名合适人选。一人为原密州别驾宋裘,一人为登州主薄安闵。此二人奉公克己颇有才干,此前沈谭主政平卢镇时,二人因反对沈谭搜刮百姓扩充军备,而被沈谭打压,多年来始终得不到重用。”

李从燕思索了一下,如今登州本地的人才已经差不多被自己挖干净了,能出来委以重任的都已经在幕府中任职,也是时候启用其他州县的人才了。

于是李从燕说道:“好,那就任命宋裘为淄州刺史,任命安闵为青州刺史,让二人十日内赴任。青州和淄州的情况很不好,民政部告诉他们二人,我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青州、淄州的钱粮、人口、土地实数厘清,我要掌握这两州的真实情况!”

“喏!”

接着,李从燕问道:“关于青州和淄州世家的情况,由民政部直接出面,协调各司开始购买世家土地,并且推行税票、清缴积欠,在两州全面推行登州新政。三个月内,各项事务必须到位。”

吴从汉领命,随后说道:“启禀主上,属下以为青州和淄州被沈谭压迫太甚,两州世家和商贾都深受其害,此番清缴积欠是否可以免去一些款额,也好让两州商贾喘口气?”

李从燕说道:“用不着。沈谭压迫世家和商贾,可是他们都有各种办法转移伤害,最终的伤害都落到了百姓的身上!对于这些世家和商贾的积欠一个大钱都不能少。只是青州和淄州百姓的确要喘口气了,自今年开始为期三年,青州、淄州的田税全部免除,并且免去两州百姓以往五年的积欠。”

“喏!”

民政部的事情大体部署完毕,李从燕便看向李魏,说道:“此战的七千多俘虏押解回登州了吗?”

“启禀主上,七千多俘虏已经抵达登州训练军大营,并且已经开始接受整编和操练。”

李从燕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一份文案,说道:“眼下咱们登州镇的兵马虽然有数万之众,但是真正能用来进攻的只有第一野战军,区区两、三万人而已。所以我决定增设第二野战军,并且将各州驻守营整编为三个驻守军,具体如下:”

“野战军一个军下辖两个营,以及辎重团、战车团、勤杂团各一,兵力约为一万六千余人……”

“第一野战军各营、团不动,升原第一野战军左营折冲都尉王祖河为第一野战军统军将军,加封散阶宁远将军(正五品下),统领第一野战军全部。升原左营果毅都尉李偲烨为左营折冲都尉,升原右营果毅都尉陈授为右营折冲都尉。”

“新组建第二野战军,升原第一野战军右营折冲都尉李任为第二野战军统军将军,加封散阶定远将军(正五品上),统领第二野战军全部。升原第一野战军左营校尉李旭南、宋涂为第二野战军左营、右营折冲都尉。升原第一野战军旅帅刘栋为第二野战军辎重团校尉,升原第一野战军旅帅井然为第二野战军勤杂团校尉,升原第一野战军旅帅唐毅为第二野战军战车团校尉。”

“原第一野战军军部亲卫旅、斥候旅、直属营、骑兵营划归节度使衙门只管,不再隶属于野战军序列!”

李从燕一口气提拔了十来名将领,新提拔的几个折冲都尉和校尉都是老牙兵出身,是自己的绝对心腹。此番野战军经过扩编,连同节度使只管兵马在内,可用于进攻的兵力达到将近五万人吗,实力强劲!

李任、王祖河更是喜笑颜开,二人可是登州镇第一批升迁为将军的人,虽然只是五品武官,但是大唐的武职含金量非常高,远不是后世明清的武将可比,五品武官已经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征战一方了!

而李魏也是欣喜,兵马扩编,自己这个军政部部长自然也随着水涨船高,心气也随之高涨起来。

李从燕则是继续说道:“登州镇的驻守军各营也要整合:组建驻守军第一军,升原登州营折冲都尉汪勇为驻守军第一军统军将军,加封散阶游骑将军(从五品),下辖登州营,升原登州营校尉徐凯为折冲都尉。”

“组建驻守军第二军,升原密州营折冲都尉徐晖为驻守军第二军统军将军,加封散阶游骑将军(从五品),下辖密州营、莱州营,升原登州营校尉茅冉为密州营折冲都尉,升原登州校尉童辉为莱州营折冲都尉。”

“组建驻守军第三军,升原莱州营折冲都尉朱明为驻守军第三军统军将军,加封散阶游骑将军(从五品),下辖青州营、淄州营,升原平卢镇校尉赵城为青州营折冲都尉,升原平卢镇校尉陈序为淄州营折冲都尉。”

登州镇一下子又多了三个驻守军,合计五个营三万人马,加上野战军和训练军的兵力,登州镇的兵力已经接近十万人!

驻守军各部新提拔的折冲都尉也基本上是老牙兵出身,只是陈序和赵城是原平卢镇的将领。不过此二人是平卢镇兵马中最先投降的,而且经过考核司的审查,陈序和赵城能力不错,与沈谭并不是一路,所以李从燕便一力提拔了二人。

随后李魏叉手说道:“主上英明,如此我登州镇可谓兵强马壮,不管面对何种情形,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白济汛和李任、王祖河也是喜笑颜开,三人还纷纷建议将训练营中的数千俘虏改造之后,一并打散整编入驻守军各部中,以缓解眼下训练军兵力不足,无法快速填补扩军后的空额问题。

李从燕当即批准下来。

只是吴从汉有些迟疑,叉手说道:“启禀主上,咱们登州镇一下子扩充这么多的兵马,军费开始将急剧增加,刚才属下大概算了一下:以训练营常年保持一万新兵的规模计算,咱们登州镇的兵力规模在九万人上下,野战军每人每月三百钱,驻守军是两百五十钱,训练军是一百五十钱,每年军饷支出便是两万四千贯。”

“再加上这九万人的口粮、衣物、装备等各项支出,每年至少需要九十多万石粮食、三十二万贯。”

“而且这还不算战时的抚恤金,以及战时兵备的损耗等支出,咱们登州镇每年光是养兵的费用就达到三十多万贯、上百万石粮食!”

吴从汉说道:“主上,属下认为当今时局登州镇以现有兵力就足以应付局面,如果大肆扩军,幕府的财政压力会剧增,难保不会出现困顿。要知道现在幕府还要照看原平卢镇的四州之地,开支也是不小的!”

吴从汉说完之后,李任、李魏、王祖河、白济汛都微微皱眉,四人没想到吴从汉会站出来反对扩军,此时纷纷看向了李从燕。

李从燕则是反问道:“那以现在幕府的收入来看,能否支撑扩军后的军费支出?”

吴从汉思索了一下,说道:“今年幕府各项收入合计为三百零七万贯,粮食一百三十六万石,扣除幕府各项开支,以及登州镇各项投入之后,尚有一百二十万贯库存,以及九十六万石粮食。”

说到这里,吴从汉微微摇头,说道:“如果扩军的话,幕府今年的收支就打了个平手,明年如何就不好说了。”

李从燕说道:“明年的事情诸位放心,只要今年青州、密州等四州的新政可以推行顺畅,明年幕府的收入肯定继续增加,军费的开支不是问题!”

眼见如此,吴从汉也不再阻拦,自己管理着民政部,自然要将账本禀报一番,至于最后的定夺,还是要听从李从燕的安排。

王祖河笑着说道:“主上所言极是。放眼天下,有哪一镇的收入能和咱们登州镇相比?三百多万贯钱财,一百多万石粮食!就算是石敬瑭和李从珂也没有咱们富裕,听说他们养兵的钱粮还要靠搜刮民脂民膏来维持,哪像咱们,不但幕府收入逐年增加,百姓还能安居乐业!”

其余几人笑了起来,虽然王祖河的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说的也是实情,此时众人的心中都满是自豪。

“好了,今日各项事宜已经定下,诸位就再辛苦一下,尽快落实下去。”

“喏!”

就在此时,一名北镇抚司的旅帅禀报入内,将一份情报呈给了李从燕。

李从燕看完放声大笑,对众人说道:“李从珂让人起草了一份杀贼檄文,正在派人散发到各地。李从珂要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邀请各地节度使共同出兵攻打京师,杀掉朱弘昭、冯赟等人。”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李任叉手说道:“主上,看起来李从珂是准备拼个鱼死网破了,咱们登州镇也要早做准备。”

李魏说道:“看来此番主上扩军恰逢其时,依我看天下大势即将剧变,日后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吴从汉叹息道:“只是可怜天下百姓,还没过几年好日子,便又要陷入动荡之中!”

李从燕也是叹息一阵,随后说道:“李从珂的这份檄文很快就会传到登州镇,不过咱们不必理会,先经营好自家地盘,静观时局变化就好。只要咱们登州镇不乱,就可以在乱世之中稳如泰山!”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