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常菜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常菜

书名: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6:15:33

按照生意场上的规矩,彼此谈妥一笔彼此顺心的买卖。

是应该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共同庆祝一下,加深一下感情的。

这个传统自古有之。

但在赁房子这种事儿上,这样的情况可并不多见。

哪怕是做中人的帮了双方的大忙,双方对交易都非常满意,也很少坐在一起喝酒的。

搁过去,谢中人应是按照“成三破二”的比例,两边分别给点佣金就完了。

要搁现在,也顶多是中人两头各吃房主和租户一顿饭,就了不地了。

像“张大勺”这天能把宁卫民留下来一起喝酒,还亲自下厨给他们施展手艺。

那绝对是因为宁卫民这件事办到了这老爷子的心坎里了,他愿意跟宁卫民多聊聊,继续打交道,这才会表现出了性情里豪爽一面,做出如此难得的款待。

否则,姥姥!他才绝对不会开牙请客。

宁卫民当然是明白人,他清楚这就是这位大厨兼房东,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所有尽管“张大勺”声明在先,说条件有限,准备不足,只能弄两冷两热的家常菜招待他们。

宁卫民还是恭恭敬敬表示了感谢,并以兴致勃勃的积极性展现了自己期待。

不但主动张罗摆桌子、摆碗筷,自动请缨要给老爷子打下手。

还使个眼色让张士慧出去弄两瓶好酒回来。

这就叫懂事。

至于这“张大勺”,他的话还真不是客气。

说家常就家常,一个看着高级点的菜没有。

这顿饭,他就准备了一盘拍黄瓜,一盘炸花生米,一个锅塌豆腐,一锅小炖牛肉。

外加张士慧买酒时顺便弄回来的几个松花蛋,半斤排叉,十二个大白馒头搭配在了一起。

说实话,太普通了,看上去好像京城任何一个家庭主妇都能准备出来似的。

似乎远不如去外边饭馆子随便点两个菜像那么回事。

甚至都有点对不起张士慧花了八块钱弄回来的两瓶“醉流霞”。

但偏偏连吃都不用吃,一闻豆腐和牛肉飘出的香味,就知道不同凡响。

因为那味儿太诱人了,闻着让人忍不住要流哈喇子。

果不其然,等到真的上桌了,拿起筷子来一尝,乖乖,更了不得!

宁卫民他们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自己的味蕾告诉他们,过去全活错了。

就他们过去吃过的这些菜,好像都不是那么回事。

说起来这种感觉恐怕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茄鲞”一样。

明明吃进嘴里的是庄户人最熟悉的茄子吧?

却是平生未曾尝过的珍馐之味。

让人糊涂,不敢置信!巴不得一辈子都吃这东西过活呢。

所以别说张士慧和边建功这两位,大嘴一张,甩开腮帮子,抡起后槽牙,连酒带菜的全往自己嘴里塞。

就是见识过大场面,已经吃遍了京城不少大饭馆的宁卫民,都感内心惊讶。

拿着筷子品着滋味竟然出了神儿,都忘了给“张大勺”敬酒了。

“怎么样啊?滋味儿还过得去吧?”

“张大勺”大概已经见惯了自己手艺引发的后续效果,对他们这样的失态不是太在意。

只是自顾自,笑眯眯的嘬了一口酒,然后明知故问的跟他们“逗”话。

哪还能有什么样的回答啊?

张士慧和边建功连连点头,嘴里叫着“好吃”。

与此同时,手却还不停的夹菜往嘴里塞,根本舍不得停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是本来吃之前只有三四分是真心,大部分恭维本是客情儿的宁卫民,也不禁由衷的称赞。

“张师傅,都说家常菜最见厨师的手段,过去我不明白,甚至不相信。但今天,我算是明白了。这还真是平凡之处见功夫啊。”

“哈哈,我没看错人,还是你懂行。会吃,有你这话,今儿这顿就不算浪费。”

“张大勺”脑门子上泛出了点红润的光,面上的得意之色更明显。

“张师傅,我敬您一杯。您让我开了眼。您怎么能做到这么神奇的地步?真让人难以想象。要我说,您比那些什么烹饪大师强多了!您才是真正厨艺的权威!”

又吃了一口菜,宁卫民不能不举起了酒杯,心悦诚服。

“不行不行,我是老坷垃丸一个,过景儿的人了!”

话虽这么说,可在“张大勺”打着哈哈谦虚的时候。

眼中的神色却是精神透亮的,这几乎让他显得年轻了不少,这就是专业上的自信。

而旁边那两位大吃大嚼,牛嚼牡丹的主儿,虽然粗糙了点,却不是傻子。

同样赶紧捧场,都举起酒杯来凑趣儿。

只可惜他们嘴里的夸奖太空泛,远不如宁卫民正中靶心的问题符合“张大勺”的心意。

“张师傅,家常菜要想做得这么出彩儿,太难了。难就难在人人都吃过,见过。”

“别的菜,窍门我也不问了,我知道技不外传,怕犯您的忌讳。”

“可问题是我就蹊跷,连这么简单的一道拍黄瓜,一道炸花生米,您都能做得这么好吃。这是为什么啊?您是怎么办到的呢?”

“您能不能让我多少明白明白?否则我怕晚上睡不着觉啊……”

好嘛,这一下子就挠中了“张大勺”的痒痒肉。

要知道,有手艺的人,耳朵边儿的好话早已经听得够不够了。

尤其是厨子,看见别人的吃相儿就知道自己手艺的成色。

但是难得碰上个具备一定交流基础的明白人,尤其是不是同行的明白人。

道理很简单,同行是冤家,有利益冲突。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这是常见的事儿,所以手艺人都爱藏私。

可一门手艺的精彩之处,却偏偏只有懂行的人才最能明白。

因爱吃不等于会吃,知道好吃,不代表他能明白为什么好吃。

所以当手艺人真正碰上一个能够欣赏,感受到自己技艺精妙之处,又不会影响自己利益,甚至是大有助益的人。

得到一个可以毫无顾虑的把自己得意之处给对方讲明白的机会,太少有了。

一旦遇见,便会尤为欣喜,比挣着大钱都高兴。

譬如名厨遇上懂得欣赏美食家,名角儿碰上场场不落的粉丝,起点作者遇见全订打赏的读者,这都是人们所谓的“知己”。

所以别说有些事儿本就可以明言。

就是那不能说的,“张大勺”也有点忍不住要唠叨唠叨了。

毕竟宁卫民不是靠这个吃饭的。

他请教厨艺,动机单纯,绝对是真心欣赏,顶多算是“嘴巴学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