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豪门宴饮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豪门宴饮

书名: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6:15:33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宁卫民要投拍的电影《摘金奇缘》,是根据泰丽莎邓的个人经历改编而成的故事,相当于一部亚洲音乐天后邓丽君个人情感和事业成长的银幕传记,是她半生的映射和总结。

但说实话,这并非事实,也只是个宣称噱头而已。

是宁卫民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媒体注意,促使更多的观众买票入场的宣传手段而已。

实际上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产生拍摄这部电影的念头?

也就只有宁卫民自己一个人才真正清楚。

说起来,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在上辈子里,宁卫民先是对这个「亚裔灰姑娘为爱与男友家族博弈」的故事有着极深的印象。

结果在今生他认识了邓丽君,互相成为了好友之后,他才发现邓丽君和郭氏家族大少爷的那一段「被棒打鸳鸯」的情感经历,居然与《摘金奇缘》里的情节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

这才灵机一动,产生了「不如借邓丽君这位音乐天后把这个故事拍出来」,顺便向世界推广一下华夏文化和音乐的想法。

这个念头萌生的过程和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得先说明白了才行。

因为事关这部电影的成败。

要是没有必定赚钱的把握,宁卫民这个算盘珠子,才不会砸这么多钱拍一部有可能赔钱的电影呢。

首先,宁卫民的底气来自于这部电影的原片在欧美地区的票房曾经取得的巨大成功。

他的上一世,这部电影仅仅只用三千万美元的成本,就在北美收获了一亿七千万美元的票房,并且连续三周成为北美市场票房榜的周冠军,最终成为北美票房最高的全亚裔阵容电影。

尽管《摘金奇缘》原片是2018年上映的电影,这样高的票房成绩肯定离不开特殊的年代属性。

毕竟那个时候,亚裔的富庶已经成了欧美国家人民心里的普遍共识,而且票房规模也和现在有较大的区别。

但问题是,日本现在正在经历经济泡沫时期,东洋人的富,同样正引起世界的瞩目。

所以只要把电影的故事背景,改成从1985年起,新加坡富豪杨家正在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日本,就很能贴合当下的世界格局了。

另外,现在的电影拍摄成本也低啊、

都不用三千万美元,宁卫民只用花原片一半的钱就足够了。

场面还能搞得更大,足够请真正的明星来当主角,这都不是原片可比的。

而且至少《摘金奇缘》在北美能够大火,也说明了这个故事模式本身和一些情节的表现方式,是欧美观众认可,并愿意接受的。

那么综上所述,有利和不利因素互相抵消,宁卫民至少认为在北美地区,以原片两成票房为目标,这个标准是不难达成的。

也就是说,从乐观角度出发,光在北美发行票房就有望达到小四千万美元。

那么一千八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就能收回来了。

其余再发行录像带和音乐专辑的收益,那就都是赚的了。

其次,在这部电影主要票仓日本,以及亚洲市场的其他国家与地区,邓丽君本身就是最有票房号召力一面旗帜。

如今的她可和当初刚出道时出演《歌迷小姐》时不一样了。

她早已经从一个青涩的乐坛新人,变成了亚洲级别的乐坛天后,她的歌声不但在亚洲,在任何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听到。

虽然在华语歌坛,好像还有徐小凤、凤飞飞这两个人可以和她相提并论,在名望上属于难分轩轾的同级别人物。

但问题是,那两位近年来可没什么优秀的新作,事业早已到达了天花板。

然而邓丽君却在日本星光绽放,光彩夺目。

不但优秀的新歌一首接一首不断推出,去年还亲手创造了历史,以华人身份夺得了日本两项音乐至高大奖,成为了日本乐坛的双冠王。

谁都不能否认她已经打破了自己事业天花板,正在创造新的事业巅峰。

放眼整个华语乐坛真的再也找不到像她一样有影响力的天皇巨星。

论咖位和事业成就的话她早已经一骑绝尘,成为了亚洲歌坛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的传奇。

这样的她,现在哪怕随便拍部烂片,估计都会在亚洲诸国票房大卖的。

单纯从商业价值出发的话,就连松本庆子这位日本第一女星也要逊色于她。

那么论片酬当然也是亚洲女星的第一人。

宁卫民哪怕以五十万美元的片酬请她拍这部电影,仍然一点都不亏啊。

说真心话,起码在这部电影里,她比任何人,比故事本身都要重要。

再加上还有一个刚刚拍完《末代皇帝》要红还没红起来的尊龙扮演男主角,才收了宁卫民六十万美元的片酬。

估计这部电影上映时,正好能蹭上《末代皇帝》在全球大卖让尊龙爆红的流量。

那么就凭这两个男女主角,扛起亚洲的票房轻而易举。那宁卫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更别说,这部电影原片在大陆上映时遇冷的因素也因为年代不同,而不复存在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像这种灰姑娘的故事在亚洲还没有成为烂大街的俗套。

与之剧情类似的电影,像什么《吉星拱照》,《流星花园》,《上班女郎》,《风月俏佳人》,《诺丁山》,《五十度灰》……都还没有拍摄出来。

从题材上看,这种故事无疑还算是新颖的,迎合观众需要的,观众必定买账。

何况电影是宁卫民主导,他肯定也是要讲纯粹的华夏故事的。

不可能像原片似的,把华夏文化拍的走了味儿,骨子里还拿美式价值观恶心人。

这么一来,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负面因素影响这部电影在大陆的卖座了。

所以说哪怕从这个电影项目的策划上来看,这部电影都是应运而生,注定也会应时而红。

尤其还属于合家欢大团圆轻喜剧的类型,老少皆宜,最合适用来贺岁。

别看投资高,可要从全世界发行的角度看,尤其还有音乐专辑和录影带的发行做补充,这部电影拍出来要是最后不赚钱,那才是活见了鬼了。

说白了吧,宁卫民他在做的是一件什么事儿呢?

其实他是效仿迈克尔杰克逊拍摄《战栗》的路数,要拍一部电影模式的MTV。

本质上来说,他就是用邓丽君多首经典歌曲在演绎一个能让大众们共情的浪漫爱情,并且喜闻乐见的大团圆故事。

邓丽君的音乐和邓丽君本人才是电影核心,故事反而是其次的。

那么如此一来,这部电影制作的难度其实并不是很高,而且也是完全可控的。

拍摄的重点只在于怎么在电影主线上体现符合情感逻辑的冲突与浪漫,怎么用高明的拍摄手法调动观众的情绪,把邓丽君那些金曲中的氛围感表现出来而已。

当然,最好就是还得有一首足够好听的新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才能不负众望。

所以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清醒的认识,这个项目从成立之初,宁卫民就独揽了几乎所有的人事权。

哪怕他是一个大外行,可用谁不用谁,全是他说了算。

不过就事论事,宁卫民干出来的事儿倒没有一点外行的样子,反而像是

个真正的行家。

虽然按理说,整个剧组拍摄电影的核心人物本该是导演的,选角也该是导演用专业眼光来选出来的。

但《摘金奇缘》和其他电影不一样。

因为压根不存在对票房的担忧,宁卫民他完全可以放飞自我,随心所欲的搞噱头,扩大这部电影前期宣传的影响力。

最终结果就是宁卫民跨国、跨地区,邀请来了众多国外国内名演员参与其中。

不但把这部电影搞成了首部由中日法三国合作,由至少不下二十位的中外影星共同出演的大制作电影。

就连皮尔卡顿和伊夫圣罗兰两家国际知名的服装公司,也被他一把拉进来,充当了这部电影的广告赞助企业。

这还不算,他以打破行业天花板的高价聘请黑泽明的御用摄影中井朝一来作为本片的主摄影师。

同时也爽快聘请了黑泽明推荐的人选大泽丰来担任本片的总导演。

如此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和决断的魄力,更是让人打心里佩服。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这部电影里,宁卫民很清楚摄影师要发挥的作用是明显高于导演的。

而导演只需要本本分分把故事讲清楚,剪辑成片就可以了。

哪怕是大泽丰一直都是黑泽明的副导演,此前还没有过独立指导的经验,但他毕竟跟着黑泽明拍摄过不少大制作,驾驭调度现场的能力他是不缺少的。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既然有黑泽明为他打包票,宁卫民自然也就不会担心什么,很乐意成人之美,让大泽丰来执导筒。

而除此之外,就连在电影主题曲上,宁卫民也没让人失望。

他毫无心理障碍的剽窃了美空云雀的最后经典《川流不息》,让这首被无数歌坛大腕翻唱的日本经典歌曲提前问世,摇身一变成了华夏制造,成了他送给邓丽君的新歌。

而这首歌也确实是好。

不但邓丽君一听就喜欢上了,迫不及待马上进棚灌录,甚至把这首歌认做了自己歌坛之路的真实写照。

就是整个剧组其他的参与者,任谁听了,也都是深受感动。

无不对影片的成功增加了信心。

这样一来,不但宁卫民能卖给黑泽明一份人情,更关键的是无论导演、主演和摄影师都会对其感恩戴德,把他视为自己的伯乐。

没人会质疑他的权威性,更没人惦记从他手里拿到主导权。

说「士为知己者死」肯定是过了但这些人对他的要求无疑会极力配合。

如此,几个主要的剧组成员上下齐心,电影的拍摄进度自然有了保证。

否则的话,就凭他临时的一个想法,就能在短短几天把剧组人员在京城集合起来。

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然而事实上,宁卫民还就这么做到了。

从1987年6月20日到6月23日这四天里,连演员带主创团队在他一声令下,全都服从命令听指挥,心甘情愿的放下手里的事情,从各地纷纷赶到了京城来。

就别说从日本赶来的邓丽君,舟木稔,中井朝一,大泽丰,宇津井健,三浦友和,泽口晴子,翁倩玉,姚培芳了。

连港城受到宁卫民特别邀请的梁佳辉也在赶工拍完了刚刚成功复出的第一部电影《监狱风云》后,成功拐带着被宁卫民点名要的,如今还名不见经传的小龙套周星弛,一起坐着飞机连夜飞来。

然后他们这些人又和京城这边刚刚拍完《末代皇帝》的尊龙、岑冲、伍君梅,还有翔、张嫱、崔建汇合。

最后还有京城这边不少的本地演员和《红楼梦》电视剧的演员们,也都加入

到了拍摄的队伍中来。

什么陈培斯、陈保国、胡亚军、马树超、王伯昭、林芳兵、张伟欣、陈晓旭、殷欣、邓婕、沈琳……全都包括在内。

至于到底这么些人聚在一起要拍什么?

宁卫民当然也早就有了成熟的想法。

简单的说来,就是四个字——豪门宴饮啦。

他的意思,是打算利用芸园已经搭好的喜棚,为《摘金奇缘》排一出男女主角初次相逢的经过。

在这段情节里,邓丽君扮演的角色只是为了挣留学费用,为了钱,才来为豪门献唱的小歌女。

而尊龙的角色却是新加坡富豪杨家的长子,是受邀前来的亲友宾客之一。

只不过尊龙为远亲庆贺,登台表演京剧,却被邓丽君误会成了同样命苦的卖唱人。

而尊龙也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反而以这个新身份自居。

在后台与邓丽君互帮互助,并且欣然与之畅谈起来。

他故意不上酒席,只吃演员的餐食,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两个该直至演出谢幕后都因为倍感投缘,已经互有朦胧好感。

最后他们又在花园里互相留了联络方式而依依惜别。

也正因为这此经历,尊龙为了躲避家族的压力,偷偷跑到了法国去,于是很快他们二人在法国重逢了。

就此一个逃避家族责任的富家子弟和一个被蒙在鼓里的贫家女,在异国他乡展开了他们的罗曼史。

不用说,芸园华丽的布景都是现成的,场地也是现成的。

别看剧组成员和演员们无不为芸园的美丽景致、庭院面积而惊讶。

无不为喜棚的排场,喜宴的丰盛而咋舌。

但最难的部分已经解决了,这种情节直接拍是没什么难度的。

只要在宁卫民当天多拍点实景素材,最后一剪辑就好。

尤其大家还能在宁卫民结婚的当天看一次热闹,真正的蹭顿喜酒喝,这又有多么的美呢。大家都放松得很。

甚至不少大陆内地的演员都把这次拍戏当成吃大户了,又白吃白喝又拿红包,还能在如此制作规模的国际大作上露个脸,多美。

而邓丽君和尊龙的对手戏如果不够细腻也没关系。

找时间单拍就完了,一点不难。

但要说句实话,恰恰就是这种放松的群戏气氛,掩盖了这场戏的真正目的。

宁卫民其实是在做植入广告,为自家的芸园打广告呢。

只要有了这出戏,这里的房间注定更加抢手,价格也会更高。

另外,当然更是不会有人知道,邓丽君这次名义上是为拍戏而来。

但实际上却是在宁卫民安排下,假借拍戏为由,与内地春晚的节目组进行接触。

彼此在秘密协商明年春晚登台表演的方案。

1988年,全国观众能否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邓丽君莅临现场表演,全由这几天的密谈结果来决定。

也就是说,宁卫民正在凭借一己之力,试图改变历史走向,弥补历史的遗憾。

他能做到吗?

犹未可知。

pt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