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锦医成凰 > 第361章 令师没教过你规矩么?(1更)

第361章 令师没教过你规矩么?(1更)

书名:锦医成凰 作者:无名指的束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0:46:00

沈天舒在外间刚将几味药一一写下,季含薇就从屋里出来了。

她走到沈天舒身旁,看向她笔下的内容,笑着问:“潼娘子开的是什么药?”

沈天舒被她弄得一愣,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

她前世刚开始行医的时候,一直跟在祖父身旁。

以姜濉的名气,所有人能请到他,可以说都是恭恭敬敬的,根本不敢有这样无礼的行为。

待到后来她自己成名之后,才开始独自行医,有姜家做后盾,加上后来皇上亲封的郡主名号,更是不敢有人这样冒失。

沈天舒写好最后一味药,放下笔,将药笺交给高秀儿落印,自己则一脸疑惑地看向郭大老爷,等待一个解释。

郭大老爷也没想到季含薇会这样唐突,急忙帮二人介绍道:“潼娘子,这位是季含薇季大夫,湖广名医元心凝的高徒,是被我家老四从长沙府请过来为母亲看病的,刚刚您进屋诊脉的时候刚到府上。

“季大夫,这位便是刚才跟您提起过的潼娘子。”

季含薇身为大夫,看人自然与旁人不同。

虽然沈天舒戴着面具,但是根据她的身形举止和声音,季含薇还是一眼就看出她应该颇为年幼,至少不会超过二十岁。

季含薇原本就对永州府这位异军突起的潼娘子有些不以为然。

说句不好听的话,湖广这么大,这种突然名声大噪然后出来骗钱的神女名医,每年少说也得有那么几个。

若是一年到头一个都没有,反倒还是个奇事儿了。

别的暂且不说,先从年纪上头,季含薇就已经认定潼娘子是有人造势推出来骗钱的“神医”了。

沈天舒得知季含薇的身份之后,微微蹙眉。

她前世跟元心凝不仅认识,二人还是忘年之交。

元心凝是一位十分宽宥开明的长者,从脾气秉性上,倒与姜濉有几分接近,从不会凭着自己的名声而小瞧别人,更不会仗着自己经验丰富而小瞧任何一种病症。

只可惜她这位“高徒”,似乎并没有学到她这种优良的作风。

沈天舒刚才虽然在专心查看药房,思考用药,并没有看到季含薇。

但是她从东隔间出来直到现在,也并没有过去多长时间,也就只够诊脉和简单几句询问。

郭大老爷既然说季含薇才刚到,就说明她之前并未接触过郭老夫人,刚刚就是首次问诊,居然这般草草了事。

二人心中同时都对对方颇有微词,但是谁也没有明显地表露出来。

季含薇因为看出沈天舒的年轻,说话间忍不住就带出了身为前辈的姿态道:“我看潼娘子开的药里有细辛、干姜?难道你没看了=前面两位大夫的药方么?前医用清润之品,尚且不能解老夫人咽中干燥,何况用温药?”

“季大夫。”沈天舒站直身子,看向季含薇,“令师乃湖广名医,医术好,医品更佳,难道就没有教过你杏林中的规矩么?”

季含薇没想到沈天舒会是这样的反应,闻言先是难以置信地一愣,随即面带怒容看向沈天舒问:“我好声好气与你探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声不响走过来看别人开的药方,然后凭空臆断,指指点点,难道这些也都是元大夫教的么?”

季含薇的脸腾地涨红起来。

其实她平时也绝非是这般行事的,但是因为看出沈天舒年幼,几乎跟她女儿年纪相仿,所以行事上难免就没有把沈天舒当做与自己平等的大夫来对待。

此时当着郭家几位老爷,还有她自己两个药童的面被沈天舒直接支出,让她羞窘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却听沈天舒紧接着又道:“既然季大夫想跟我探讨,那我便先说上一说,若有不对,还请您指正。

“咱们先说老夫人的病症,我认为并非前医所诊之浮火或是肝气,不知季大夫可否同意?”

“这是自然,如果诊断无误,早该有所好转,此时也不用请你我再来了。”季含薇此时语气也不复刚才的温和。

“好,那我认为老夫人为寒饮邪,寒饮邪气留滞胸中隔上,所以才会胸膈胀痛,运化失常,浑身肿胀。

“而饮本为阴寒,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所以前医用清润之品,非但不能化解,反倒还会加重病情。

“金匮要略中有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不知有何不妥,还望季大夫指点。”

季含薇之前只以为沈天舒是被人捧出来当出头鸟的骗子,没想到她还真有几分能耐。

她看向沈天舒身旁,只有一个看着十几岁的小丫头,也不像是个能够从旁指点的高手。

季含薇微微皱眉道:“小小年纪口气倒是不小,还说什么当以温药和之,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么就乱用?”

郭大老爷一看两个人已经开始擦出火气,赶紧想要上前开口劝阻。

但是还不等他开口,沈天舒就已经纯属无比地说了起来。

“温药和之,说的便是温化水饮,振奋阳气,当为治本之法则,应参以行、消、开、导之法。

“而在这句话中,温并非重点,和才是要素,温之不可太过,应以调和为根本。

“虽然其中涉及方剂很多,且有大、小、急、缓、奇、偶、复之别,但皆未出‘温药和之’之例。

“而我根据郭老夫人痰饮之病情,药方中用了细辛、干姜和五味子。

“细辛是少阴经表药,能够疏腠散寒,通阳化饮。干姜不仅能够温肺散寒以祛饮,还能温脾燥湿以化痰。

“而五味子,一则敛肺肾固精,降逆止咳,二则养阴生津益肺气,还可防姜、辛过散之弊。

“三药合用,一散一敛,一走一守,相须相制,散不耗正,敛不碍邪,利肺之开合,有温化痰饮、敛肺止咳之功。

“姜神医的一本医书中曾专门总结过这类病症,并且归纳为一句话——若要痰饮除,要用姜味辛。

“不知我这样说明,可否能解季大夫心中之疑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