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现言 > 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 > 第289章 再建一个大学城

第289章 再建一个大学城

书名: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 作者:斯皮尔比格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2-03 18:09:30

李志刚自不会直截了当的说出他的顾虑。

而是先顺着胡玥跟厉荷嫀的话,说了一下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些看法。

很明确的表示,从他个人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内,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将会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产业。

现在进入这些高新产业,提前布局,时机正好。

他个人是极力建议东来投资这些产业。

将这些产业引入高新区,他也是赞成的。

但前提是,得综合考虑当前云城的一些现实情况。

云城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

首先说高新区那边,一片荒芜。

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

连最起码的公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都没有。

怎么引进高新产业?

种下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梧桐树都没种下,金凤凰来了睡鸡窝吗?

还有,一个新区想要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是得有人气。

得有人愿意去。

去买房,去工作,去生活。

李志刚知道盛海要在那里建一座城。

可说到底,没有产业支持,只是孤零零的建一座城,除了一帮投机分子,谁会跑那里买房?

别的不说,住在高新区,在市区上班,光是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就得好几个小时吧?

也别提什么地铁,等地铁修好,那估计得十年以后了。

所以,当下对高新区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升那里的人气,得把人主动引到那里去。

怎么引?

就得把这些大工厂搬过去。

一个大工厂,少的有上千员工,多的有几万员工。

搬十个工厂过去,光是员工,差不多就得十几万吧?

再算上员工的家属,二三十万人口。

高新区的人气是不是就起来了?

盛海建的那个城,房子是不是也更好卖了?

关键是,人气起来之后,各项配套设施成熟了,这个时候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是不是更好一点?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市区这边的现状了。

不得不说,这些大工厂在市区,占据了大片的土地,现在看还都是些黄金地段。

那么好的地段,被这些大工厂给占据着,太浪费了,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空间发展。

所以这些大工厂必须搬。

往哪里搬?

乡下?郊区?甚至邻市?

所以最好的选择,还就是高新区。

然后,李志刚又看着厉荷嫀,语重心长的说:“厉院长说,要趁此机会,把这些大工厂都给甩掉,或是关门,或是整改,来一个彻彻底底的大革新,让云城轻装上阵。可现实是,哪有说的那么容易啊?别的不说,光那几十万的员工,怎么安置?难不成,直接辞退,官府不管不顾了吗?那成什么了?咱们的官府,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那些好看的数据,说到底,还是为咱们老百姓服务的。咱们作为学者,又是官府的顾问,那咱们在提建议的时候,就得为百姓负责,为历史负责,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看问题不能理想化,更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民生建设。”

李志刚的这番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以至于,有那么一刻,李东都觉得,李志刚好像说的也有点道理。

但是,厉荷嫀这位经济学教授,可不是徒有虚名。

而且在高新区这个问题上,厉荷嫀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的,李志刚说的这些问题,她都考虑过了。

甚至,这些问题,也不算是李志刚提出来的,而是罗庚良他们那些人提出来的。

之前的几次论证会上,罗庚良他们便是用这些理由,来佐证他们要将工厂都搬到高新区的观点是正确的。

至于背后的真实原因,大家都清楚。

就是罗庚良、魏晓鹏他们那些人,盯上那几家工厂的地皮了。

那些工厂占据的可都是黄金地段啊。

面积还一个比一个大。

都是几百亩上千亩那种的。

把工厂迁走,把地皮腾出来,开发建设成其他项目,他们就能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至于说那些工厂搬到高新区会怎样,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反正高新区又不归他们管。

背后的这些原因,李志刚不可能不清楚。

可他还拿这些理由来搪塞。

显然,他还是打算继续打太极。

厉荷嫀当场就反驳道,不要把工厂的问题和高新区的问题混为一谈。

这是不相干的两个问题。

工厂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高新区这边,也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把工厂搬到高新区,短期来看,市区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这等于是把问题扔给了高新区。

就那些工厂,一个个都半死不活的,一年到头,那业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要不是官府的各种补贴,那一个个还能撑到现在?

把这些工厂搬到高新区去,干什么?

这是把高新区当成收容站了还是养老院了?

这些工厂的问题,必须从根上解决,远远不是搬到高新区就能解决的。

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标都没治。

至于说靠着那几个工厂提升高新区的人气,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无稽之谈。

那些工厂的员工,大多都在市区安家,一家老小都在市区工作、生活,孩子也在市区上学。

让人家都跟着工厂迁过来?

这不是折腾人吗?

这哪里是为百姓着想啊。

何况,工厂搬迁,哪里是说搬就能搬的。

三年五年能搬完就相当不错了。

三五年的时间,高新区这里,难不成一直这么耗着,不发展了?

最重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就这几年,不赶快抓住这几年的时间,尽快引进,大力发展,等拖到后边,哪还有云城的份?

所以眼下当务之急,一则是尽快的建设高新区的相关配套设施,该修路修路,该建桥建桥,决不能耽搁起来没完。

然后就是,尽快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并且官府这边尽快出台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

这才是正事。

工厂的问题,那再另外想办法解决。

李东听了厉荷嫀这番话,一想,有道理。

还是厉院长水平高。

那边李志刚还要质疑,胡玥说话了。

胡玥说,其实市里边的那几家工厂,不是不能搬到高新区那里,而是不能一股脑的全搬过去。

可以选择其中几家经营比较不错的,尚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工厂企业,先在高新区那里建分厂,分批次、有规划的往那里搬迁。

这样既能缓解一部分市区的压力,也有助于提升高新区的人气,而且操作上也要简单一些。

同时,高新区那里可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双管齐下。

除此之外,在市区的这几所高校,其实也可以搬到高新区那里。

在高新区那里集中建一处大学城。

如此一来,既能带动高新区的人气,同时还可以帮助云城的这几所高校,改善硬件设施建设,扩大学校规模,提升学校实力。

最主要的是,这些高校可以跟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的合作交流。

高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更加专业、优秀的人才,而企业得到这些技术人才,也能更好的发展。

并且,人才的聚集效应,会引来更多的企业进驻高新区,这些企业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高新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优秀学子,选择到云城的这些高校来求学。

这是一个地方、企业、高校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良性发展业态。

听了胡玥这番话,李志刚愣住了。

胡玥的这个建大学城的想法,可以说是戳到他的心坎上了。

云大现在两个校区,老校区是在老城区那边。

上百年的历史了。

校区不大,好多教学楼、办公楼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建筑。

外面看,确实是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云大老校区现在已经是云城的一个著名景点了。

可漂亮是漂亮,用来当学校,就多有不便。

老校区周围全都是狭窄的小路,在李志刚的印象中,那几条路上,好像就没有通畅的时候。

那车一直满满登登的,堵得是水泄不通。

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去老校区了。

进不去出不来。

而且,老校区都是些老建筑,外面是漂亮,可里面狭窄、昏暗,无论是办公还是上课,都很憋屈。

关键是还有安全隐患。

前年刮大风,一栋办公楼的楼顶直接被掀跑了,差点砸着人。

现在老校区那边,就保留了几个博士点、实验室、档案室之类的,大部分的院系,都搬到了新校区这里。

而新校区这里,说是个新校区,建成也有二十多年了。

当年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那一任校领导一口气拿下了五百多亩地。

就想着建的大一点,为以后的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

那时候五百多亩地已经很大了。

容纳全校的师生都绰绰有余。

可短短几年时间,赶上了全国高校扩招。

同时,云大又增设了好几个新的院系。

原本宽绰的校区,一下子就不够用了。

这些年,云大就跟在龟壳上跳舞似的,几万师生挤在那几百亩的校区里。

办公楼都是好几个院系共用,这个院在一楼,那个院在二楼。

餐厅也就那一点,根本容不下所有师生吃饭,最后没办法,学校在校园边上,搭了个钢瓦房,充当餐厅,这才勉强解决了全校师生的吃饭问题。

教学楼也不用说,一个教室里边挤的满满当当的。

也就是不少学生逃课,真要是全都来上课,只怕还坐不开。

实验室也就那几个,根本不够用,而且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学校的科研进展。

至于体育馆什么的,那根本连想都不敢想,哪有地方建体育馆啊,全校总共就一个露天的体育场,天天挤的满满的,一个足球场地上好几波踢球的,上个体育课都没地方上。

其他高校里,体育课还能上个游泳、羽毛球、网球啥的,云大的体育课跟小学生似的,自己去操场上自由活动……

硬件设施都跟不上,又谈何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学校这边,也一直想着再申请一块地,建个更大点的新校区,改善一下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提升下硬件设施。

只是去哪建校区,一直都没有确定下来。

毕竟高校的校区建设,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事,而是跟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息息相关。

李志刚仔细的想了想,如果真能去高新区那边申请一块地,建新校区的话,各方面确实是挺合适的。

首先高新区那里有足够大的地。

圈出个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建大学城,绰绰有余。

其次,官府这边已经明确了发展高新区的战略计划,在那边建校区,总好过去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里建。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对于当地人气的带动,确实不是一般的强。

从现在这个校区周围的发展变化,就能看出来了。

当年刚来这里建校区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山野岭,学校外面还都种着庄稼,甚至时不时的还有人赶着羊群从校门口经过……

可现在呢?云大周围,早已高楼林立,在云大的带动下,这里已经成为了城东最为繁华的区域。

云大去高新区建个新校区,甚至再联合其他几所高校去建个大学城,那对于高新区的人气带动,可比几个工厂强多了。

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官府那边同不同意。

毕竟建一个大学城,可是需要不少钱的。

光是云大一个校区,就得几十个亿吧?

云大自己顶多能拿出几个亿,再从银行贷点,社会上筹集点,剩下的,可就得靠官府那边出了。

这么大一笔资金,官府肯出吗?

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几所高校了。

一番沉思之后,李志刚说了句:“要建大学城,这可不是小事啊,光是需要的资金,怕是得上百亿不止。”

其他几位校领导,也都摇头直叹。

建大学城是好事,他们也都满心期许。

可现实是,困难重重啊。

胡玥则微微一笑,说道:“建校资金的话,东来这边,倒是可以无偿捐赠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