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

古人云,文人有六病,病不由人,而在心,雅不在事,而在心!

一为癖,二为狂,三为懒,四为痴,五为拙,六为傲!

其他其病暂且按下不提,说一下狂和傲,

狂曰:道旁荷锺,市上县壶。鸟帽泥涂,黄金粪壤。笔落而风雨惊,啸长而天地窄。

傲曰:高悬孺子半榻,犹卧元龙一楼。鬓虽垂青,眼多泛白。偏持腰骨相抗,不为面皮作缘。

解释起来比较耗费笔墨,简单点说可以浓缩到一条对联中。

上联:【花落随波,自古文人多傲物!】

下联:【云飞追月,从来儒士皆恃才!】

横批,文人圈里浪事多.....

这不,因为弘文发新书,一个帖主想要蹭热度说了几句“大言不惭”的话语,就在圈子里引起了风波。

并且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众多网文作家和传统作家的也下场评论,事件渐渐的演变成了一场论战。

其实写网文的作家和写传统文学的作家之间,一直就存在矛盾,彼此之间相互看不惯是常有的事情。

写传统文学的认为网文太俗,他们写出的东西只为了迎合读者,从不考虑内质,完完全全的小白加商业文。

写网文的对传统文学作家的态度非常不爽,你们清高就清高呗,干嘛又眼红我们的读者多,挣钱多。

自己却不愿意写,就拿着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优越感指指点点。

所以,双方平常间的小摩擦接连不断,只是没有今天这么大罢了。

当然,所谓的大战不可能像市井屠夫一般撸起袖子相互动手,幼稚!粗俗!

文人一向是动嘴不动手,他们之间的战斗,是相互堆造文字去攻击,更有甚至还会写文章,小作文嘲讽。

比如,文学论坛上就已经有作家写文章嘲讽了,这人就是掀起战争序幕的不归客。

他在发完那个帖子之后,没过多久又写了一篇几百字的文章。

文章的内容依旧是含沙射影,讽刺网文,自然也少不了对弘文一阵输出。

在他的带领下,一些比较轻狂和看网文不顺眼的传统文学作家也开始写起小文章。

网文作家自是不忿,也写文回应,奈何他们写文章就差了点意思了。

毕竟写文章讲究文学功底,就是骂人也不能用粗俗的语言,要讲究技巧....所以还真比不过。

后来网文作家也都学聪明了,写文章比不过,我们可以写段子啊!

于是各种网上的段子接踵而来,和传统作家们斗的是不亦乐乎,为读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字大战。

....

“哼,粗鄙!俗人!”

一声冷哼在书房中响起,声音的来源是一位有着胖乎乎的脸庞,还留着八角胡子的男人。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那位不归客,本名赵文华。

别看他的名字带“文化”,其实是一位从事文学理论,文学作品批评工作的作家。

他的工作就是进行文学批评,圈内美名曰:推动文学创造,影响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

说白了就是找茬的,动不动就下笔如刀,说这个,道那个。

不过想批评别人,自身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功底也不能弱。

赵文华还是有点本事的,算是个天赋型作家,名下也写了几本较为有名气的传统文学作品。

虽说一大半都是文学批评作品,但说的也在理,也被选入国家级出版社进行发行。

再加上他经常性“找茬”,在圈内算是个“名人”,便成功的当选作协总部的预备会员。

只是在去掉“预备”的时候,经历了三波六折,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年,才转正,其原因是树敌太多。

但就算如此,这位也是当前最年轻的作协总部会员了,赵文华深以为荣,并且很得意。

这一得意,文人的二病就占全了,又傲,又狂....所以他才会对陈天弘另眼相待。

在他看来,一个刚刚20岁的孩子,也就写了几篇科幻,几篇诗词而已,撑起量还有一本武侠,可武侠也是通俗文学,比网文和科幻强点而已。

就这也能进总部作协?

进就进吧,可凭什么他摘“预备”就是走个流程,自己就得三波六折,费九牛二虎之力。

就凭他的师傅多?

喜欢他的老一辈作家多?

所以赵文华的心里极为不平衡,在他的观念里,弘文所写的几部作品多多少少都有点瑕疵,也就《天龙八部》好点。

至于网文,呵呵,他都懒得去挑刺。

一个人如果带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眼光去找茬,无论你写的作品再好,也没用。

除非你真的能写出一篇让他哑口无言的文章,但这太难了,你要是朱彦霖那可以.....很明显,陈天弘目前还不是。

不过不平衡归不平衡,赵文华也知道真到了作协代表大会上,他阻止不了陈天弘转正。

因为和他一个圈子里的作家朋友真不多,而且个个得罪的人不少,在票数上没有任何的优势。

可他不甘心陈天弘这么轻易的上位,夺去自己头上的光环,所以赵文华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掀动舆论。

直接针对陈天弘没有胜算,搞不好惹得一身骚,毕竟曹兴奎,冯子杰,任昌松他们在作协的影响力比他高多了。

正当他忧愁的时候,陈天弘发新书了,还是网文,并在文学论坛上还引发了不小的热度。如此,机会就来了!

赵文华可是深知网文作家和传统文学作家之间那点事的,他便以此为切口,引发大战,将陈天弘归类到网文作家那面去。

这样就有可能为其转正制造波澜,甚至卡上那么一两年。

至于得罪曹兴奎他们,杜华文并不担心,他得罪的人还少吗?

从事文学批判的人,一向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只为求名!

还有陈天弘会不会写出一篇传统文学的经典,赵文华也不担心,传统文学好写,写出经典太难,连他都没写出,何况一个20岁的娃娃!

......

“一群写小白文的家伙,也只会用粗鄙的段子反抗了,真没劲!要不我再写篇文章添把火?算了,先看看,看看火候咋样了。”

赵文华一边自语,一边盘算着,手还在滑动鼠标浏览着帖子。

对于目前论坛上舆论的热度,他还挺满意的,虽说不是所有写传统文学的作家都下场了,但数量也有不少。

并且和他一个小圈子的人也都在帮他,再加上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喷子,所以他们的帖子稳稳的占据首页第一。

唯一让赵文华不爽的是,网文作家写文章不行,写段子个个是把好手,有些段子看的让他都有些承受不了,这也是赵文华连骂粗鄙的原因。

好在大面上还是他的这一方占据场上的优势,毕竟文人之间的战争,是靠文章说话的,不是靠段子!

其实赵文华还一个遗憾,那就是弘文并没有出声,他还专门等着弘文出声,然后自己用文章回应来。

不过,他的这个遗憾很快就被弥补了,一个刚发不到十分钟的帖子,迅速登上了论坛首页,并且挤进了前十。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帖子是弘文所写。

“呵呵,真是想啥来啥,不怕你发声,就怕你不发声,咦,这是什么意思?”

赵文华看到弘文发的帖名后,疑惑的嘀咕了一句。

【从来如此,便对么?--记一个“狂人”的日常笔录】

“从来如此便对么?啥?什么从来如此?一个狂人的笔录?”

赵文华看的一头雾水,却也在意料之中,他猜到了弘文会发帖子diss自己,毕竟按照弘文以前的性子,这并不难猜。

“弘文啊!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你可一定要站在他们那一方啊,这样作协的那些作家才会不爽....”

“呵呵,这个狂人是说我,还是说你自己,我倒要看看你能写点什么。”

......

【弘文】:没想到我发个文都能让大家这么关注,真是受宠若惊啊!

我看了一下大家的争论贴,争论的点就两个嘛!一个是网文和传统文学,还有一个是关于我....

我先说第一个,据我所知,网文和传统文学的争论,从网文一开始流行就存在了。

在大家的认知里,网文不如传统文学,其理由可以罗列出大几十条,我就不在一一举例了。

我想问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

大家想想一百多年前,那个年代以封建礼教为主体,所衍生的文化也是受控制的,但凡有新文化的萌芽产生,都会引来众人的批判。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文化渐渐占据了主流,形成了咱们现在的文学。

如今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角度去看,新文化是正确的的,可在当时,孰对孰错?

所以在我看来,网文也好,传统文学也罢,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实在是没有必要去论个高低,把问题交给时间,大浪淘沙,时间会证明一切。

有感于大家的争吵,也有感于以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文化,更是有感于某些人的文章,我也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角度是从一个“狂人”展开,姑且叫《狂人日记》吧!

.......

“这小子什么时候学聪明了,话语中看似站在网文作家的那一方,言语间却滴水不漏,好一句,将问题交予时间,好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

看到弘文前面写的几段话,赵文华道了两声好。

从当前的舆论来看,弘文站在那一方都会得罪另一方。

他站网文,那么传统文学的作家肯定不爽,站传统文学作家,那么他的“网文之王”就别再想了。

当然,中立也不行,舆论也没有办法让他中立,最好的办法是和稀泥,不过和稀泥可没有那么容易的,弄不好把双方都得罪了。

可现在看来,弘文是成功的,首先他的态度是绝对是站位网文,却也没有去攻击传统文学。

而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且这个例子让传统文学的作家挑不出毛病。

网文是存在很多问题,但它的问题能有限制人性的封建文学多吗?

答案是否定的.....

“可惜,这小子聪明归聪明,性子倒没有变,果然年少轻狂啊!呵呵,有感于某些人的文章,这个某些人就是说的我吧,要写文章回击我?嗯?《狂人日记》....”

“呵呵,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回击我,写讽刺文章嘛?班门弄斧,你难道不知道我是干啥的嘛!”

看到后半段的赵文华又开始冷笑。

本来他还为弘文的一手和稀泥弄得接下来不知道从何下手了,现在好了,弘文要写文章,看样子还是讽刺文章。

比这个,那赵文华可来精神了,晚上的困意也无了!整了整衣领,准备迎战!

不过,战斗之前,先看下敌人的文章。

......

【狂人日记序】: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

“呦呵,序还是文言文,有意思....没毛病,封建文学嘛!”

看完前言序的200多字,赵文华啧了一声。

以他的知识,自然看的毫不吃力,序大体的意思是,某人叫昆仲,是“我”中学的时候的好朋友。

多年后偶然得知他生了大病,正好“我”回故乡,顺道去看望他,结果得知生病的是他弟弟,病已经好了,人也去外地当官了。

期间他拿出了两册日记,里面记载了他弟弟犯病时候的记录,“我”知晓了他弟弟患的是“迫害狂”之类的病。

日记记录的语言相当错乱无序,又有很多荒唐的话,书名是患者病愈后写的,所以叫《狂人日记》。

可赵文华理解归理解了,但并不知道弘文写这一段想表达啥意思?

意思《狂人日记》是一个患“迫害狂”的病人胡乱写的?

这有啥特殊蕴意?

直至他看到下面正文的大白话,这才恍然大悟。

“用文言文写序,白话文写正文,文言文是属于封建阶级的文化形态,白话文代表当代的新文化,这样能给人产生对立,驳论感....”

“呵呵,是不是还有一层意思,文言文代表传统文学,白话文代表网文....”

.....

【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

看完正文的第一段,赵文华怔住了。

文中的“我”就是那个狂人,看的出来主角是在小心着什么,小心什么那?

没有具体说,而最后那句“赵家的狗”,让他蚌埠住了,他姓赵...弘文是不是在内涵他?

....

紧接着第二段,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

“我套!弘文你大爷的,你搁这内涵谁那?内涵也特么不能骂人啊!”

看完第二段的赵文华顿悟了,没擦,就是在内涵自己。

怎么解释?

那啥,下章解释!

.....

喜欢重生后我成了大文豪请大家收藏:()重生后我成了大文豪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