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叶文洁的影子!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叶文洁的影子!

书名:重生后我成了大文豪 作者:胖嘟嘟的烟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06:42

人生不过数十载,红尘一梦去无还,死亡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词语,却也是大家都需要去面对的话题!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那么当我们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会去往哪里?

天堂?地狱?阎罗殿?

这些只是人们的主观思想罢了,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人去世后究竟去了那里,也有说法的,比如说灵魂量子态,在前世一位科学家还因为此项研究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奖,不过同时他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位获奖者。

这个世界的贝斯利也看过绝密档桉,知道此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令他感到惊奇的是,弘文竟然在《球状闪电》中也谈论起了这个。

.....

在导师高波的帮助下,主角顺利读完了博士,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球状闪电数学模型,因此他在书中也有了正式的称谓,陈博士!

马上就要离开学院了,可在泰山所听的事情始终在陈博士的心中是根刺,他忍不住去了张彬的家。

张彬听完来意之后,沉默了许久,一根接着一根抽着烟,直至将包中的香烟抽尽,然后沉重的带着陈博士推开了家中那扇紧闭的房门,这里面隐藏着他所有的秘密.....

这个房间里堆满了纸箱,除此之外只有墙上挂着的一副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是张彬去世多年的妻子,郑敏。

纸箱里是密密麻麻的演算手稿,是张彬耗费30多年的全部心血,他甚至已经演算出了三个数学模型,要比陈博士的那个精妙的多,可惜计算到最后始终不能自洽其说,他的研究之路是失败的。

在张斌讲述中,陈博士知道了原来郑敏也是“球状闪电”的痴迷者,并且还是第一个对球状闪电进行直接测量的人,可惜在测量中如陈博士的爸妈一样,化成了灰尘。

当初张斌不让陈博士研究球状闪电的原因,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学生陷入如他一般痛苦。

他最大的痛苦不是丧妻之痛,也不是30年的研究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是他自泰山那次后,再也没有见过球状闪电。

用书中他的话说,【水手能忍受一生见不到大海吗?登山者能忍受一生见不到雪山吗?飞行员能忍受一生见不到蓝天吗?】

最后张彬将自己的演算材料全部送给了陈博士,还同意他扫描了一张自己妻子的照片,或许自己的学生能让他再见到“球状闪电”,这是他最后的一个希望了。

.....

将资料拿回家后,陈博士开始夜以继日的研究,想把老师没有走完的路续上,期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他经常在夜里听到一声声叹息,无法判断声音的来源,彷佛布满整个房间。

终于在一天夜里,开灯的一瞬间他看到搬回来的纸箱上隐约俯着一个白色影子,随即又消失不见,这让陈博士想到了老屋中的长发。

然后他又发现在一页计算稿纸上,除了原本张彬的计算公式外,多了新的笔迹,那笔记娟秀精细,是郑敏的笔迹,可她距今已经去世了十二年....

夜寂静无声,陈博士都能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忽然间他想到了什么,立马打开了电脑,将那张扫描照片放大,清晰看到在郑敏的衣服口袋里放着一张3英寸电脑软盘,然而在照片拍摄的那个年代不应该有这种软盘....

陈博士感受到照片中的郑敏在幽幽的看着自己,像是在对他诉说着什么,他吓坏了,连忙关掉了电脑。

一夜无眠,陈博士选择了离开,跟随高波去往雷电研究所。

......

看完这一段剧情后,贝斯利已基本猜出来书中的异象是什么了,是量子幽灵!

之前在看《三体》时,面壁者泰勒就是想制作幽灵舰队,量子战士去和三体舰队战斗。

当时贝斯利和众多读者一样,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现在看到此书的描写,忽然觉得原来泰勒没有那么弱啊!这个计划真的有可能成功。

再想想自己大学时学过的量子力学和看过的绝密档桉,贝斯利升起了一股认同感。

“卡察....”

窗外又是一道闪电,白光灼眼。

此时的贝斯利已不再恐惧,反而饶有趣味的看着窗外,心中冒出了一个荒唐的想法,如果在大限来临前让闪电噼一下,自己能不能以量子的形态继续存活。

当然,他不会去做的,太荒唐了,会被人耻笑的。

还是吧。

(大家千万不要尝试,而已....)

......

在去往雷电研究所时高波告诉陈博士,张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太痴迷与理论了,没有做实验,也是因为他没有钱去做。

高波推荐陈博士与林云搞好关系,她是做国防项目的,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陈博士听从了导师的建议,联系了林云,他自己也很想见这位美丽的姑娘,电话接通后,林云主动邀请到他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地方叫新概念武器开发中心,此时的林云已经毕业,成为了一名少校军官,再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新概念武器后,她送给了陈博士一份礼物。

一份球状闪电的目击者的叙述记录,不同他以前的看过的纸质纪录,这次是录像。

录像中是一位直升机驾驶员的讲述,他形容的球状闪电和陈博士见过的一样,区别在于当时他驾驶着飞机。

这意味大家研究的理论被打破了,球状闪电竟然不受气流的影响,它不是等离子体,研究方向错了,需要重新找寻。

接下来陈博士在林云的带领下参观了基地研究的各式实验武器,无一例外全和人工制造闪电有关,也就是雷电武器。

期间林云说,那位录像中的飞行员死于雷电武器研发中,并继续说着半成品的雷电武器,陈博士却听的头皮发麻,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异常恐惧这些。

最后林云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她想让陈博士帮助自己,帮助他们研究出人工球状闪电,因为它的特性可以精准的选择性打击目标,还不受气流的影响,这是任何武器都无法比拟的。

陈博士从来没有想过研究它是为了杀人,他只是痴迷。

他大吼道,我将它深藏的秘密告诉你,你就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嘛?

你知不知道它杀死了我父母。

林云慌乱起来,连声说抱歉,说自己没有想要伤害他的意思。

陈博士没有再说话,返回了研究所,明确的告诉高波自己不会参与武器的研究,他不想再看到球状闪电把人烧成灰。

高波闻言却反问,难道你想看到在以后的某一天让别人把我们烧成灰?

球状闪电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研究肯定会和武器有关系,除非你完全放弃自己的追求。

......

“啪察....”

贝斯利点了一支烟,勐的吸了一口,又轻轻吐出,烟雾鸟鸟上升,就如盛开的玫瑰,他的脸在烟雾中忽隐忽现,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直至过了半支烟的时间,他叹了口气,从书桌上拿过一个文件,凝视了许久,终于还是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份军方的文件,是申请成立新的核武器研究所,贝斯利本来想着搁浅,因为当前他们的武器已经非常先进了,没有必要再去进行危险的研究。

可书中高波的那句话,让他明白了一点,你不研究,不代表别人不研究,正如华夏国那位导弹专家的名言一样,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烟头渐渐燃尽,里面红色烟丝像极了某种核聚变的进化.....

......

林云找到陈博士,再次表达歉意,并详细解释了研究雷电武器的用意,不是像他理解的用作杀人,用军事术语叫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是以敌方最小的生命代价取得胜利的武器系统,而且首先攻击的是敌方电子系统,不是人类。

最终陈博士答应了下来,或许是基于对林云的喜欢,或许他无法放下对“球状闪电”的研究,因为除了军方,真的没人愿意投资。

在林云的帮助下,陈博士想制作出一个迄今为止已知球状闪电特性的数字模型,这样通过运算就可以尝试制作出来它。

奈何因为计算公式太复杂,即便动用单台微机完成一次模拟计算也需要50万小时,即五十多年。

以现有的资源,即便军方也无法调动太多的微电脑,好在林云想了一个办法,她拿到了一个网址,登录网址可以进入一个所谓搜寻地外文明的组织,世界各地的网民都能接入,可以借用这里的资源进行模拟计算。

在繁琐的计算中,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了一则留言,上面写到:

【我知道你们在计算什么,别浪费生命了,来找我....】

后面是地址,在俄罗斯。

......

于是他们俩飞过雪雾,循着地址找到了一座破旧的科学城,用司机的话说,这是城里最便宜的住宅区,但这里住着的可不是最便宜的人。

邀请他们过来的人叫格莫夫,他是个疯狂且偏执的男人,他的屋子里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还有各种老照片。

陈博士一眼就认出那公式演算的正是“球状闪电”,而那些老照片是真实拍下的“球状闪电”,其中有一张竟然不是在雷雨天,是在晴天,这无疑又震撼了他,

随后在格莫夫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废弃的军事基地,这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雷电研究基地,聚集了曾经俄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模拟计算,创造雷电产生的环境,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第一个人工“球状闪电”。

然而在按照成功的参数进行继续制造试验时,却接连失败了几十万次,正当所有人失望时,意外的又成功了一次,奈何违背常理的是,两次成功的参数完全不一样。

于是他们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内,持续进行研究,期间总计成功了27次,但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循,这代表人类根本无法制作它,它是超自然的力量。

至此,这项研究结束了,格莫夫劝告他们俩不要再进行研究了,没有任何意义,喊他们过来是想让大家知道,曾经还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理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返程的路上,林云还想劝说陈博士继续研究,可这位男人,已经被打击的毫无心气,他说自己是凡人,狠心的松开了林云的手,选择了放弃....

.....

连续看了几章的贝斯利眼睛有些酸痛,一旁的咖啡已经喝光,他起身来到了窗前,凝视着天空上的闪电。

“我们是凡人....它是超自然....”

长长叹了口气,他拉开了窗户,冷风吹过,心中的渺小感澹了些许,也恢复了精神。

关上窗户,回到了电脑前。

此时陈博士的形象已经不再深刻,贝斯利觉得他和汪淼半斤八两,也就是一个剧情的推动者而已,相反,他对林云这个角色越来越喜欢了。

......

恢复成普通人的陈博士,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当“情敌”海军舰长邀请他去海上游玩的时候,发现他还胖了几斤。

聊天时,舰长为陈博士讲述了关于林云的一则故事,她曾经造过一种传统工兵手段无法探测的地雷,是液体,只需要铺在地面上,有人经过就会产生爆炸,且杀伤力极大,但这违反了国际反地雷公约,被领导禁止研究,并将她训斥了一顿。

可就在前不久,在某地两个小国家战争中,双方都使用了这种地雷,也就是说,林云还在研究,并且用他们当做实验....

很明显林云不止是少校那么简单,她背后还有强大的能量,这也证明了她的思想很危险。

因此舰长劝说陈博士返回林云身边,监督她,还说不要相信俄国人,当时那个年代他们的研究模式僵化死板,现在则不同。

陈博士没有立即答应,他凝视着海上的灯塔,想到了父亲曾经的讲述,隐约间一个声音响起。

【它说:那灯本来就在那里的,但只有亮的时候你才能看到……】

什么意思那?

其实球状闪电就如同灯塔一般,无论亮起,还是熄灭,它就在那里,它本身就是存在的,其实无需人工制造,只需要将它找出来就可以了。

......

“不会吧,不会吧,难道是我判断失误了?陈博士变聪明了?和罗辑一样发现黑暗森林的奥秘了?”

贝斯利滴咕着,他总觉得不应该这么简单才对。

.....

想通了这一点,陈博士重新联系了林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林云很兴奋,其实那个舰长是她安排过去的。

林云邀请陈博士到自己家里吃饭,她终于不再隐瞒自己的家庭,原来她的父亲是一位上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她能将液态地雷运送出去。

上将在听完他的想法,明确表明了支持,定下了天网实验计划。

聊完正事后,上将把女儿支开,给陈博士说起了林云小时候的事情,她的母亲在一次战斗中非常惨烈的牺牲,再加上他忙于工作,对林云的关怀不够,才导致了她的性格有一种危险成分,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忽略道德。

上将最后拜托陈博士照顾自己的女儿。

而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更是证明了林云极端的性格,在执行天网计划时(即两架直升机以相同的速度飞行,拖着电弧组成渔网一样去捕捉隐藏的球形闪电。)发生了意外,电弧忽然熄灭,导致直升机尾翼起火。

林云身为指挥官却没有通知飞行员跳伞,在她看来以飞行员的技术有一半的几率让直升机成功降落,如果跳伞,飞机失事,天网项目就会被禁止。

下书吧

事实证明林云赌对了,飞行员虽然受了重伤,直升机安全落地了。

但林云的行为引起了陈博士的不适,这是在拿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不过他又无可奈何,只能努力去解决问题,让大家尽量安全些。

......

这几章看的贝斯利眼冒精光,因为他发现叶云的幼时经历,还有她极端的性格,很像一个人,一个让他曾经很着迷的女性角色。

“没错,很像,很像她,这么看来林云才是《球状闪电》中的灵魂角色,她身上有叶文洁的影子!”

当贝斯利就此下定义的时候,他翻开了新的一章,这一章不久前他翻阅过,里面有他熟悉的人物,丁仪!

......

ps:下章应该能结束,写这本也是埋个伏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