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是勤行第一人 > 228 因人成菜

228 因人成菜

书名:我是勤行第一人 作者:光暗之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06:45

细蓉可不是卤煮火烧和德克萨斯州的扒鸡,讲究汤越老越好,为了争夺老汤锅甚至能活活把人脑子打出来。

如果按照当年广省最早的做法,那时的细蓉也不过是开始讲究云吞的馅料,并开始使用蛋面而已。

那时的细蓉还没有用高汤做底,还是如起初的云吞面一样,用的是白汤烫煮。

就算是现在香江细蓉第一的‘丽得面店’,所用的‘高汤’也不会超过两天。

这是因为细蓉汤底所用的食材决定的,卤煮扒鸡讲究的是‘厚重’二字,百年老汤自然就成为了传说;而细蓉的汤底却讲究一个鲜字,用的是大地鱼粉、虾头和猪骨勾鲜,

只从这个配方就知道,细蓉汤底的主食材必须是大地鱼粉和虾头,猪骨只是为了去除大地鱼特有的腥味才会存在。

既然追求一个鲜字,百年老汤就成了笑话,其实一些著名美食家的看法,细蓉汤底不足一日难去腥,可若过了两日,就算增加新料也失了一个鲜字,最佳的时间,其实应该是1.5天。

丽得面点用两日期的高汤,其实已经是偷懒加为了节省材料,为很多美食家所不喜,

不过是倭国人群中选高个,别家的细蓉还不如丽得呢,这帮专业吃货也就只能委委屈屈地接受。

这说的是汤,而同样重要的面,除了是要不加水和出的全蛋面外,还必须要经历‘走碱’的过程。

想要面够爽,就需要加入碱,但是有得必有失,面“爽”了之后,又要花时间令碱味消去,这就是“走碱”,需要把面放上一到两天令到碱味自然挥发。

听完了周栋如数家珍一般的讲述,吕绿馨微微皱眉道:“想不到你对细蓉居然了解的这么清楚,可你为什么不在昨天开始熬制细蓉需用的底汤?

细蓉毕竟和八珍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八珍面那是用了足足七种珍贵材料,还要有你这个白案圣手先炒过,然后才能够把普通的水变成‘第八珍’,

你可不要告诉我,居然要把大地鱼粉、虾头粉和猪骨粉也掺进面里去......这是细蓉,根本不能如此操作的!”

“白案圣手?

原来花老板一直都是这样暗中崇拜我的啊,惭愧惭愧。”

周栋哈哈一笑。

“行了啊你,就别开玩笑了,还有三个小时不到了,亏你还有心情笑。”

吕绿馨是真有些着急,就说周栋现在遥遥领先了严一这个第二名足足三十多分,也不带这么作的:“这样真不行啊老周,

细蓉不用汤底?你当现在还是上世纪初的广省麽!

时代在发展,就算当年云吞面和初期的细蓉都是用白汤烫煮,可现在不行啊,食客们吃惯了改良过的细蓉,恐怕没人会愿意跟你一起怀古......”

“说得好。”

周栋点点头:“花老板既然知道当年的云吞面和细蓉都是白汤烫煮,怎么就不多问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

吕绿馨一呆:“我为什么要问为什么?”

周爱国听乐了:“吕老师,我可以肯定,您的华夏语法出现了问题,换了是我都不会这样说话呢。”

“去去去,别叫我老师,你的老师是周栋,现在他疯了。”

“我可没疯,只是花老板性格直爽,凡事大大咧咧,不爱深层思考罢了。”

周栋道:“在云吞面刚刚出现的时代,是没有底汤一说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两点原因。

第一,熬制底汤成本太高,猪肉馅的云吞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是比较贵的食物了,如果再用大地鱼、猪骨和虾头熬汤,成本又要增加多少?经营者必须要为市场考虑。

第二,那个年代的人们肚里油水不多,吃一碗带有猪肉云吞的云吞面刚刚好,如果是太过浓厚的汤料,很可能会让许多人肠胃无法习惯,甚至因此跑肚拉稀......”

吕绿馨听得噗嗤一乐:“你就扯吧你。”

“这可真不是扯,那个时代华夏正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很多人就连每天的细粮都无法保证,偶尔奢侈一把吃碗云吞面,你又是海鲜、又是猪骨汤的,这不是要害人麽?”

周栋笑道:“袁仓山的须知单上也说,上菜之法,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

这是说,食客在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口里无味,菜咸一些他们就会感觉非常好吃,等到吃得差不多了,食客的嘴里已经有了很多盐份,这时菜就要淡一些,

浓薄之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告诉我们做厨师的要因地制宜、时刻调节改变。

这也是最初的云吞面和细蓉不用高汤为底的原因。”

就是这个时候!周爱国立即送上滚滚马屁:“老师说得真是太精彩了!”

“嗯......”

周栋微微点头,爱国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嘛,你看学习的多认真?

“花老板你想一想,连袁仓山这样的美食大家都要主张因地制宜、因人为菜的道理,又何况是我们这些后辈?

说到因人为菜,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已经在赛场中品尝了无数美食的评委们。

爱国,现在是抢答时间,你是如何分析这些评委的?”

周爱国也是福至心灵,迅速答道:“这些评委已经吃过太多美食了,华夏来的大厨们都恨不得拿出全身本事、把这些评委喂成猪才好呢。

不对不对,猪哪有这些评委幸福啊?

这一天下来,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些评委估计都快吃撑了,肚子里的油膘估计都能有三尺厚!”

“你这小子就会胡说,三尺厚的油膘成什么样子了?”

吕绿馨最近心情挺好,周爱国整天都会逗她笑。

“回答的不错,这也是我为什么要选择细蓉为晚餐的原因。”

周栋道:“细蓉本来只是一种小吃,算不得正餐,不过在此时此地,却没有比它更适合做晚餐的了。

这些评委现在需要的不是一碗有着浓厚汤底的细蓉,

一碗清清淡淡、入口鲜甜甘美的细蓉,其实更合他们的胃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