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 第160章 逼入绝境!

第160章 逼入绝境!

书名: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作者:鲜衣怒马再少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07:57

所有过去的合作商,几乎口径一致打压机械总厂,这是李满江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此刻,大华这个恶心的名字,在李满江的心里烫上了深深的烙印。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李满江在心里发誓,早晚有一天,他会让嚣张的大华,为自己的刻意针对,付出代价!

然而,所有合作商针对机械总厂,这还还只是开始,更糟糕的事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那是一桩一桩的发生。

在总厂被打压后,总厂库房里,被视为珍宝的两台数控铣床也跟着出问题了!

出了大问题了!

在陈昂正常的启动下,他开始尝试去加工一个简单的物件儿。

可是物件加工完后,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儿!

无论是精度,还是旋纹和凹槽的工艺水平,都跟它该有的能力都大相径庭,甚至连最最普通的手动铣床精度都不如!

除了数字自动化,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陈昂反复尝试了很多遍,结果都是这个情况。

这一刻,陈昂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儿了!

也是,八十年代,工业方面起步很慢。

像是这样的数控铣床,国内几乎都看不到,为什么偏偏会出现在他们复县?

更是出现在了这个濒临倒闭的总厂里?

有这样的好事儿,怎么就落到了陈昂他们的头上?

这里面,说不定有猫腻儿啊!

正如陈昂担心的那样,在之后李满江不停的电话沟通下,那边的林振兵回了消息说,他们被小鬼子给耍了!

这批车床,是由上面牵头,效仿苏联老大哥,跟日本的车床制造厂私底下达成交易的。

但对方好像是拿了钱不干人事,把一批劣质的,无法正常使用的淘汰品车床给送了过来。

这样的车床,根本做不出正常的东西来。

可以说,在这方面,只能是吃了哑巴亏。

还是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技术掌握在人家的手里,咱们只能是处处受气。

实际上,在这样的铣床落了地,是率先拨给国内大厂的,在人家技术员用后,发现出了大问题,这才几经周转,下放给了复现总厂。

说白了,就是上面知道有问题,不要了,丢给下面的复县机械总厂,以次充好,自己还能回回血。

下面以为是捡了便宜,实际上是吃了大亏了。

为此,李满江可就不客气了,对着林振兵是一阵开炮。

林振兵也受骂,但事已至此,也不能改变这个结局了,只是留下一句话,他会帮忙讨回公道,肯定不能让陈昂这边做冤大头。

虽然这两台铣床根本无法正常工作,现在看来,就是两个巨大的奢侈品摆件儿。

但是!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陈昂是干什么的!

他是从过去回到这个时代的修理工!

他是以前在三菱重工干过修理的修理工!

别说这种东西,就是五轴母机,他都玩得转!

工作台有问题就修工作台,哪一把铣刀有问题就修铣刀,精度有问题就调精度。

总之有问题找问题,只要给他时间,他就能变废为宝,变次为好!

然而,还不等陈昂着手修理这两台铣床,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针对农用三轮车这个新鲜的品种上市,上面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要求,购买这样的三轮车,必须要有正规渠道而来的票据。

其他方面都开始减免了凭票购买,但到了农用三轮车的头上,居然又开始实施了这一套,简直是要了老命了!

像这种三轮车票据,都是专业部门下发的,一般人能弄到?

陈昂敢担保,这方面,肯定是伍征大厂搞出来的动作!

虽说针对的都是三轮车,去伍征那里买车同样也需要票据,但伍征作为国企大厂,肯定是有门路的!

说白了,这特么也是变相的打压!

改革开放后,国家明文规定,国企大厂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要做的是全力提升工业水平,更是不允许打压民营企业。

但无论什么时代,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嘴上不打压,背地里搞小动作,谁特么都受不了!

总厂被打压,征风被打压,两台以为捡到宝的铣床更加是次品。

陈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

为了恢复生产,总厂的员工在李满江的召集下,已经开始陆续回归,厂内有了近两千人。

征风那边也将近一千人员工。

这可是三千张嘴呢!

在就上国宁的员工,还有需要进供的生产材料,拓建所需要的建筑费用,这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开销!

如今来看,两大工厂基本瘫痪,只剩下国宁电器在辛苦运作,靠着这样一个商铺去养活这么多张嘴,背后这么多的家庭,这么多原材料的供给,根本就不现实!

一瞬间,情况恶劣到了极点。

面对这样无比被动的局面,李满江纵使有回天之术,那也于事无补的。

所有人都觉得完蛋了,一切都完蛋了。

但是,有两个却觉得,他们还能吸一口气儿!

有道是不破不立。

甚至这两个人认为,如今被动的局面,对他们而言,反倒是一个机会!

这两个人,就是陈昂和张良……

为了让大家不至于那么死气沉沉,也为了让大家换一种心态,陈昂决定带领所有高管,去一个特殊的地方,让每个人放松放松。

在放松的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这个地方,就是复现唯一的一家歌舞厅。

很多人都认为,歌舞厅是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流行的,但实际上,八十年代初,歌舞厅这样的公共场所,就已经遍地开花了。

不要说八十年,早在二三十年代,大上海,就已经有了歌舞厅的存在。

复县就有这么一家,只不过普通百姓相对保守,不会进去。

而且听说里面消费不菲,绝大部分人连吃饭都成问题,谁会来这里消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