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 第277章 三样产品

第277章 三样产品

书名: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作者:鲜衣怒马再少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07:57

“那……那肯定的。”陈昂硬着头皮往下编。

“这玩意儿居然这么厉害?我听李总说,你就是靠这个救了嫂子三人咧!不然你也教教我呗?”张良憧憬道。

“那可不行,这东西得需要天缘,不是什么人都是有这样天之机缘的,你还是脚踏实地干活儿,大后方,我给你们把好关就是!”

“说的也是,什么人什么命,什么人得什么缘!”张良此刻居然深信不疑。

这之后,哥俩有说有笑的又聊了一些别的,还提到了打算让自己的儿子们认陈昂当干爹这个事儿……

经过一天多的赶路,车队顺利的来到了杭州。

到了这里,张良带着车队去了他们要送货的工厂,陈昂则是开车去了宗庆后的工厂。

到了这个工厂门口,陈昂眼前一亮。

工厂面积不大,是借着这里原来的厂房整体装修而成,周围还有一些其他加工车间。

门口的一个小办公楼只有征风办公楼的三分之二大,但却刷的白亮白亮的,看上去就很精神。

在门外挂着的木牌子上,写的是‘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陈昂前脚刚下了车,后脚宗庆后就带着自己的领导班子前来接见陈昂。

在相互握手寒暄了一阵子后,陈昂跟随进入了工厂内部,查看起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产品。

陈昂注意到,宗庆后车间里现在生产了两款产品,一款为儿童营养液,一款果奶。

这是他们首次生产的产品,也是他们整个产业的产品。

宗庆后通过调研了解,来到了八十年代的末期,滋补类产品好像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关注。

于是,他就想到了这个针对孩子的产品。

那个果奶倒是还一般,没那么看重,他着重看重是的儿童口服液。

广告词宗庆后都想好了,那就是‘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词儿不怎么押韵,却很实在。

对于这款口服液产品,陈昂没有什么说的。

据他所知,这款产品是娃哈哈成功的开始,按照历史推进,共为娃哈哈创作了一个亿的营业额,算是娃哈哈的第一桶金。

但是,这个产品到93年开始衰弱,而且也不是真正现象级的产品。

娃哈哈真正现象级的产品是AD钙奶!

这是96生产的一款产品,即便放在现在,依然很抗打,很畅销,并以此促成了娃哈哈的商业帝国。

基于这样的基础,陈昂准备给宗庆后提供一点灵感,用鞭子抽打一下这匹千里马。

这个帝国需要加快形成,不然按照历史的脚步前进,也没多大的意思,他陈昂也没有任何的成就感。

车间参观结束,陈昂跟他们来到了办公楼,先是说了一些其他的,随即言归正传。

“宗总,我这次来,也给你准备了三样未来可以搞的产品呢!”

“哦?陈总也有这方面的准备?”宗庆后眼睛一亮。

“那可不!”

“那赶紧说说,我们好学习学习!”宗庆后急不可耐。

陈昂整理了一下脑子里的素材,这才开口道。

“为你们准备的第一款产品,名叫AD钙奶,一种瓶装奶!”

话落,陈昂要来一支笔和一个本子,简单几下,就划出了AD钙奶的整体样子。

“这款产品,是在你们现在生产的果奶基础上添加了钙元素,让其变成钙奶,然后在加入一些孩子们成长需要和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相信应该会得到市场上的一些很好的反馈吧!”

陈昂话落,宗庆后身边的一个专家双眼放光。

“钙吸收?维生素?秒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东西添加上去,味道再搞好一点,一定会赢得市场的!”

自己的专家都这么说了,宗庆后不由的也心动了,而且听自己老板这么说,好像确实不错。

“第二个产品,那就是一个速食的产品,叫方便面!”陈昂继续道。

“方便面?”其他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陈昂。

方便面他们知道,很早的时候都有了,不过直到现在,在国内,也没什么影响力特别巨大的牌子。

“据我所知,今年,咱们国家针对方便面,规定了GB9848-88的质量标准,这个标准的出台规范了各种方便面质量参差不一的情况,也预示着,这个领域即将迎来春天!”

“咱们国家去年,就在粮油这一块儿的政策上逐步开放了,粮油允许自由贸易,计划管理体制下方便面的生产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面的优点明显体现了出来,市场上的需求肯定会与日俱增。这个时候,咱们要是不进去插一脚,那以后等别人站稳了脚跟,就没机会了!”

这是陈昂能够想到的第二个产品,方便面。

时至今日,这东西依然是很多人的生活必备。

比如华丰牌儿方便面,儿时的记忆,永远的美好,即便现在,这个名牌没落,八零后九零后的人都记忆铭心。

至于像是统一,康师傅,就是靠着方便面,一举成为国内的龙头!

在所有人都对陈昂提出的方便面思考的时候,陈昂再次开口,提出了第三样产品。

这个产品,对这个年代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前沿,没有人接触的领域了。

这个产品就是——辣条!

辣条,对广大青少年有着无法抵挡的诱惑,在很多人的童年里如同神一样的存在!

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发源地,在湖南平江县,它的出现,算是阴差阳错。

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平江县酱干产业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现了大幅度的涨价,由7毛一斤迅速攀升至一块五一斤,直接对酱干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为了养家糊口,平江县农民迫切需要新的出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对廉价易得的面粉成为首选材料。

为了降低成本,外地酱干作坊的师傅们,一同研发了一种面筋小食品的配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