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 第556章 旅大造船厂

第556章 旅大造船厂

书名: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作者:鲜衣怒马再少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07:57

旅大造船厂,我国最大,能力最强,出现最早的造船基地。

在这里,孕育出新中国首批的船舰,开启了一个个历史性的成功案例。

到了这个地方,接待他们的是旅大造船厂的总领导。

当这个领导看到陈昂后,那是是非常的兴奋。

因为他知道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但从表面来看,这家伙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要将旅大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就连他们造船厂,都受到了一定的政策扶持。

而且有消息称,旅大有望成为下一个直辖市。

当一个地方成为了直辖市,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但这都是小道消息,从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传旅大要成为直辖市,这种消息已经传了很久了……

不过,数据显示,目前的旅大在国内大城市排名上已经高居前列。

甚至有种和北京上海,并驾齐驱的感觉。

一个民营企业家就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甚至带动起了整个国家的大环境,有人甚至迷信的认为,他带动起整个国运。

这更让高层明白了,重点培养民营企业家的好处是有多大。

主要是民营企业家野心都大,干了这一行就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来,不成功就得破产,到那个时候,没有仰仗,只能是一败涂地,一贫如洗。

所以他们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并且是一直成功下去。

而国有企业,背靠国家,很多人在其位,只图安逸,为谋私利那是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经营上,大家进入国企,骨子里都认为这是养身板得到好地方,每个人都这个想法,这还能好?

不信你看后世,除了那几个垄断性的国有大企业,真正在后世形成核心竞争,形成大格局大榜样的,又有几个?

跟这里的总领导见了面,陈昂说明了来意。

之后对方说出了目前他们能造出来的大货船的具体规模和多种性能。

了解完毕,陈昂要求他们造出长度在一百七八的大货船,这是目前旅大造船厂能造的比较大,工艺最成熟的货船了。

只要这两艘货船造出来,就把它们停到昌海县的港口。

如此,自己的物流产业不仅可以得到发展,扩充国际物流领域,还能给港口带来新的活力,带来全新的繁华度,推动港口的全面建设。

再有一点,龙腾未来是要在国外开工厂的,有个自己的货船,也能够保持内外货物的正常流通。

说清楚了要造的船,之后就是签订合同。

合同很清楚,建造之前,先支付20%的定金。完工一半儿,再支付20%的定金。

彻底完工,将剩余的一次**付完毕。

等合同签订好,双方握手,这个买卖就算是提上日程了。

合同签订完毕,陈昂并没有打算离开,他心血来潮,想要在造船厂溜达两圈儿,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重生前的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是船厂的一个修理工,最早的时候,专门负责在船厂修理龙门吊,平板车,叉车什么的。

后来船厂出现了一次事故,在分段大合拢区域,由于焊接的不结实,吊装的分段突然脱钩,那么大个儿的铁家伙落下来,砸死了好几个人。

大家都知道,造船厂是有死亡名额的,毕竟船厂天天跟铁家伙打交道,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儿,这也是国家默认的。

发生受伤磕碰什么的,天天有的是,每年也都能听到说,哪里哪里出现了死人情况。

但是,出现这个大规模的事故,老师傅还是第一次遇到,且离他那么近,直接就吓得灵魂出窍了。

打那以后,就从船厂辞职,去地方的修车行工作。

因为专业技术过硬,很快就在里面站住脚跟。

陈昂后边去那里的时候,跟他相处的非常好,也在他身上学习了很多专业技术,有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没重生前,在生活上,老师傅也给予了陈昂很多的帮助。

更甚至有一次陈昂喝酒闹事儿,跟人打架,老师傅撞见了帮他,为此食指还被对方切断了小半截儿。

从那以后,陈昂经常管徐世昌叫徐爹。

还说他没儿,自己没父,两个光棍儿正好凑成一对儿父子……

按照时间轴来看,现在的这位老师傅还没有离开造船厂。

记得他自己说过,他在大合拢区二分段的修理部工作……

听说陈昂要在造船厂内部溜达,这总领导刚开始是不愿意的。

因为厂内都是‘钢铁猛兽’,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儿。

不过陈昂非常坚持,无奈,就陪他进去走走。

陈昂他们是乘坐电瓶车进去的,因为造船厂很大,走走的话,估计一小天也逛不完,而且危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开车进了造船厂,陈昂看到了很多个分段,很多大铁板,还有来往的特种车。

‘分段’,指的是一个大船结构的某一部分,有可能是船舱,有可能是甲板。没一个分段,都有房子一般大小。

多个分段在大合拢区域组合合拢,焊接完成,就形成了最开始的大铁船最原始的样子。

陈昂注意到,这里的工人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虽然每个人都戴着安全帽,但穿着的不是统一的工作服,而是最破旧,最脏的衣服,一个个造的黑乎乎的,跟个泥猴子似的。

放眼一看,清一水儿大老爷们……

因为厂内粉尘多,他们都带着口罩,但是大部分人口罩都习惯的放到嘴巴上,没盖住鼻子。导致鼻子的周围,全都是黑黑的。

有人说,在船厂干三年,要洗一次肺,午餐经常看见木耳,这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

就算是这样,在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初期,造船厂都是很多年轻人争先恐后往里面进的地方。

原因是,这里工作的人都是有本事的,都是有技术的,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技术工种。

有铆工,钳工,焊工,管匠等等。

只要你技术过硬,赚的钱,比一般工人是要多得多的。

自然,船厂也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很多人想进来,甚至都需要走关系呢!

溜达的过程中,陈昂询问大合拢二段具体在哪里。

得知陈昂要去那里,总领导就带他去了,并问他为什么要去那里。

陈昂也没有隐瞒,说是要去那里找一个人。

这个人叫徐世昌,那里的一个修理老师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