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 第392章 港岛半山望北楼

第392章 港岛半山望北楼

书名: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作者:吃吃吃的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31:04

接下来几天,更木剑八和米雪在香江逛街购物。

“铜罗湾店的SOGO崇光百货,品牌众多,每年两次的店庆折扣力度较大,很适合扫货。”米雪开心的说道。

“嗯,很适合**。”更木剑八拎着中古店连锁店,价格折扣不大,卖的el包包和LV。

“等一下我们去中环吧。那边有一家日料厅,味道好正宗的。中环人行天桥那边有一家新开的服装店,衣服好好看的。”米雪笑着说道。

上午,铜罗湾的高士威道;香江仔十五间,以前这里有15间石屋而得名;九龙左敦道,那里有八栋大厦都以“文”起头命名,右边就后世新发展区的西九龙,高铁总站……

下午,居然还要去中环血拼。

女人逛起街来,彷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

白天更木剑八出钱、晚上更木剑八出力,这位TVB初代黄蓉,有了滋润浇灌,神色越发风韵……

果然是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

“好啊。对了,明天你陪我去看房子。”

更木剑八点了点头,相比于白天,他更期待晚上的生活,领教一下黄女侠的高招。

“剑八先生,你要在香江买物业啊。”米雪看向更木剑八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和崇拜

…………

70年代香江已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电子工业、金融业等方面都有突飞勐进的发展。

香江在港督麦理浩治理之下发展很快,也正因此香江人对麦理浩评价很高。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香江的房地产也经历了四轮产业周期。

…………

香江房产市场是全球楼市中的一个传奇,11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演了无数疯狂与悲惨的香江房产故事。

战后以后六十多年的时间内,香江共计爆发了七次楼市狂潮,频率之高,周期特征之鲜明,世界少见。

第一轮上涨:1946年-1950年。二战导致香江建筑损坏严重,同时战后人口大增,结果导致房荒爆发,地价和租金飙升。

相对而言,房价涨幅较地价和租金较小,主要是因为当时购买力不足,且房屋买卖以整栋为主,有财力的买主极为有限。

直到吴先生和霍先生两位地产先行者创立“分层出售”和“分期付款”模式之后,房屋交易量趋于大增。

1950年由于联合国对龙国内陆实行制裁、禁运,香江转口贸易一落千丈,经济萧条,香江房产市场受到波及,楼市连续暴跌三年,铜罗湾的楼价,最高下跌了80%。

…………

第二轮上涨:1953年-1957年。香江房产经济恢复,并开始向工业化转型,香江房产市场趋于活跃。

另外,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以及分层销售和分期付款的推广刺激了需求。主要商业区地价不到一年涨幅超过100%,。

此时市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楼价涨幅远小于地价。

其后,由于政府管制炒楼花行为,加之物极必反,楼市由热转冷,1958年房地产价格大跌,第二轮地产周期自此结束。

…………

第三轮上涨:1960年-1965年。工业化快速推进,作为“亚洲四小龙”,香江经济开始起飞,人口快速增至300万人,居民收入大增,国外资金大规模进入。

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楼市又开始繁荣起来,地价、房价和租金大幅飙升。

1965年,由于爆发银行信用危机,银行紧缩信贷,需求萎缩,房地产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房价暴跌,许多地产公司倒闭,出现很多烂尾楼,这是战后香江房产业出现的最严重一次危机。

…………

第四轮上涨:1968年-1973年。香江经济复苏,产业结构开始转型,旅游、金融和商贸等行业迅速发展,大量热钱涌入,

政府启动新市镇开发计划的实施,1972年制订“十年建屋计划”,这些因素促使楼市回暖、繁荣,房价和租金飙升,炒卖楼花现象严重,开发商捂盘惜售。

股市和楼市都弥漫着浓厚的投机氛围,狂热到失去理性程度,泡沫随时破灭,危机一触即发。

1973年,股市泡沫破灭,香江房产也随之崩溃。

…………

1976年,香江正处于楼市崩溃、股市破灭的低谷时期,正是抄底买楼的好时机。

次日,更木剑八带着米雪来到半山。这个时期,山顶豪宅已经成为香江富豪的象征,让山顶豪宅的价格屡创新高。

跟经纪人简单闲聊几句之后,更木剑八大笔一挥,买下了聂歌信山海拔430米的两栋豪宅。

接着,中午去了铜罗湾找了一个设计所,对于这两栋豪宅进行改造,打造成一幢双子建筑,取名为:

望北楼

…………

港岛半山望北楼,在陈设以及装潢上极尽奢华。

单论面积就达到了惊人的9900平方英尺,里面还有一座超过2万7000平方英尺的后花园,能够纵览维多利亚港口的风姿。

不论是价格还是格调,这栋双子豪宅都算得上香江房地产的天花板。

…………

更木剑八选择分工期付款的方式,整个港岛半山望北楼将在两年后完成改造。

合同上签字完毕。

一路见证更木剑八,挥金如土,两天买下一幢楼宇。米雪对于这位年轻富豪的实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设计事务所的秘书,端茶递水,伺候更木剑八这位大老板,更木剑八随手拿起一份《东方日报》。

《北望神州——论龙国内陆房产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国家建房,组织分房,单位给房”

“全民所有制的城市土地,无法转卖、限制转租。”

“在分房的时候一般优先考虑结婚的夫妇,然后按照工作时间长短、劳动贡献等等来排分房的时间、分房的面积等等。”

“其中,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标准一律为:夫妻两人,70平方米。也就是753平方英尺的豪宅。”

“人们并不担心没有房子住,只是时间长短、房屋面积的大小问题。”

“相比之下,九龙一间15英尺乘35英尺的劏房内住上78人,平均每人占地1.5平方英尺,连一口棺材的大小也不如……”

———《东方日报》

…………

离开铜罗湾的设计事务所,两人前往一家新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