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 第412章 “查尔斯·狄更斯”陷阱

第412章 “查尔斯·狄更斯”陷阱

书名: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作者:吃吃吃的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14:31:04

藤虎一笑《诡秘之主》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明明是一部克苏鲁题材,用业内的常规目光来看,简直冷门到不能再冷门了,却偏偏能跟许多王道题材一样读者大受欢迎!

这对于业内来说无疑是一磅炸弹。

业界被炸倒一片的同时,各大出版社对于西方玄幻、蒸汽朋克、维多利亚时代等题材的扶持和推广,达到了空前的力度!

日本界,开始由推理时代,一步跨入商业氛围空前浓烈的连载时代。

…………

作为日本目前当之无愧的最大出版社,集英社的这次连载出版的模式革命,在行业内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曾经的日本第一大出版社,一桥出版社,旗下的杂志《南的桥周刊》就用头版头条,评论了集英社创新的连载出版模式。

…………………………

《谈论集英社的连载出版模式——从“白鲸记”聊起》

1851年,美国作家赫曼·梅尔维尔发表了着名的长篇《莫比迪克》,又称《白鲸记》。

它的开场白:“叫我以实玛利吧”

在欧美无人不晓。

中的几个鲜明形象,包括亚哈船长、土着奎奎格、以及白鲸莫比迪克本身,都在后世的精英以及流行文化中频繁以各种表述出现。

这部,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之一,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近现代英语的基石之一。

哦,对了,它在刚刚被发布时,一年之内只卖出去过五本。

直到70年后的1920年,《白鲸记》才被美国文学界正视。那时候,梅尔维尔已经死了三十年了。

举这个例子,并不单是想说明“伟大的作品未必流行”这么浅显的道理。

也不是想说搞“严肃”文学的人就必须饿死。

…………

讲《白鲸记》,是想跟各位说,它没能一举获得成功,是它自找。

《白鲸记》虽然伟大,但作为一部来讲,它不合格。

书过于冗长,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明显的矛盾关系,故事的主线(追捕白鲸)也经常潜在水面下。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缺陷。

毕竟,这是一部关于鲸鱼的,长些就长些吧。

的开头极其惊艳,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船员,在南塔基**头小镇聚集。而当这些船员终于登上同一艘船起航时,任何一位读者,心中都会泛起了一阵激动。

也正因为此,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的结尾。

在结尾处,一众角色乘坐的船沉了,只有一人生还,就是主角。

而开头塑造的一系列角色,就这么通通被一笔勾销。

甚至包括前文里占据了许多篇幅、有血有肉的奎奎格……

…………

读完《白鲸记》之后,读者脑内浮现四个大字:

虎头蛇尾

为什么会虎头蛇尾呢?

梅尔维尔的格局设置得是很宏大的,他的文笔也是绝佳,他的思想也极其深刻。

虎头蛇尾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作为家来讲水平不足。

而是因为他急着完稿!

迫于种种压力,这部,在前面几章已经送到出版社的时候,梅尔维尔还在火急火燎地撰写最后几章的初稿。

甚至于在前面章节的印刷版都制作完毕的情况下,他还在匆匆写白鲸第一次现身。

白鲸与船员的搏斗,全部都在最后三章,而全书却有超过100章。

没错,用现在漫画行业的术语来说,《白鲸记》被他自己腰斩了。

也就是说,《白鲸记》基本上是一部初稿。

…………

如果当年梅尔维尔得以静下心来,随便他怎么写,任他花时间去仔细修改,又会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呢?

难以想象。

这就是集英社这种模式的最邪恶之处!

它要求作者进行连载发表!

集英社的所谓连载出版革命的本质,就是边写边发表的与一次性投稿的有什么区别。

这让高贵的作家职业沦落尘埃,成为流水生产线的卑贱工人。

…………

这个模式的阿克琉斯之踵。

就是没有时间沉淀、修改。

我们日本的电视剧也好,漫画也好,都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追求“篇幅”。

尤其是电视剧,《信子和老婆婆》、《阿花小姐》等晨间连续剧,动辄就是一百五十集,两百多集。漫画也是如此,周更这种模式,也是集英社的魔鬼编辑部发明的……

现在,这种糟糕的氛围又被带到了文学界。

…………

日后的日本文坛,可能会陷入“查尔斯·狄更斯”陷阱。

查尔斯·狄更斯,着有《双城记》、《雾都孤儿》、《伟大前程》等高水平作品,是如果评选“史上最佳家TOP20”的有力竞争者。

可他的文字,繁杂冗长,尽管文笔很好,却让人昏昏欲睡。为什么?

不是因为他不会写作。

而是因为……

他的稿费,是按字数计算的。

开玩笑,那只是误传。他实际上是按连载篇章数收稿费。

其实意思也差不多。为了填满每次连载所需的长度,必须写一些垃圾文字。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时间阅读,思想深度和写作能力就无法取得飞跃性的进展。

缺乏时间的沉淀,集英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使日本最大规模的“文学垃圾堆”。

年轻时候写作,总会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能亲手把自己写的书放到书架上的。

我们《南的桥周刊》打算做的,就是那时站在文学殿堂的大门口,伸一只手给你,帮你也迈进来。

《南的桥周刊》,年轻的作者,可以保持初心,努力朝文学的天花板进发,有朝一日跌跌撞撞地跌进文学的殿堂。

那时,你会有讲不完的故事,想不完的**,只恨时间太少。

————《南的桥周刊》相贺高

…………………………

《南的桥周刊》的这篇文章,在业内引起极大震动,一部分文艺青年怀着文学梦想,加入了一桥出版社《南的桥周刊》的阵营。

东电系的纸质媒体阵营,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立刻进行了回击。

“日本文学的发展前景,并不一定就是只能写出投读者所好的媚俗文字。因为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现在在写连载的这帮20多、30多、40多岁的年轻人,再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未必不能成为大家。”

“实际上,我笃定,未来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一定会出现在集英社的作家群体。”

———《文艺春秋》石森章太郎

…………

“连载最重要的,是读者的体验时间。”

“一部100万字的,一口气读完,也就是一周。”

“而同样是100万字的,花费三年连载完,读者就会在体感上有与书中角色们相同的波澜壮阔。”

“我个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男儿当大将》(嗯,集英社第一代台柱子,我把漫画也视为文学),正是因为它的连载机制才有了与故事相匹配的年代感。”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严肃和通俗之间,连载和一次性投稿之间,是没有界限的。”

“另外,请一桥出版社收起那份廉价的傲慢,工人们并不是卑贱的!”

———《Friday》高仓健

…………

更木剑八看到《南的桥周刊》这篇报道的时候,已经到达莫桑比克的彭巴港。

因为时间差,那时这场争论已经热度褪去……

在更木剑八看来,巴尔扎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巴尔扎克,拼命赶稿写完就一掷千金,没钱了再写,一辈子追求名利追求混入上流社会。

还有尤·谢苗诺夫,这位大神一个月完稿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一出版就在北方的国爆火。

不过人间喜剧确实一部皇皇巨着。

任何定律在天才身上都是不适用的。

…………

至于连载的出版质量。

正如同《南的桥周刊》所说的。

狄更斯水字数,连载也水字数。

这恰恰说明,说明连载跟传统没区别啊。

况且,连载出书了修改,传统出书的时候也修改。还是没有区别。

另外文学这件事情,真的可以靠修改,修改出传世佳作吗?

李白写诗的时候,可没有仔细修改、来回斟酌、重复研究……

而21世纪的金老先生,改的还不如连载版。

改完之后,反而有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

在日本的出版行业进行大论战的时候,《诡秘之主》的春季销量再创新高,打破了日本春季的发行量记录,包括社会派推理之父,松本清张的春季销售记录。

各家出版社编辑部里面,就连见多识广的老编辑们都纷纷发出惊呼:

“没想到啊。”

“西方玄幻题材竟然也能销量这么高。”

“不可思议。”

“这个叫藤虎一笑的新人家用《诡秘之主》证明了一件事,只要写得好,日本也可以诞生《指环王》。”

“这是一战封神了吧?”

“克苏鲁题材,在日本从来没有人写过。按照业内准则,藤虎一笑的确是一战封神了。”

“以后应该会有不少跟风写西方玄幻的家,就算是这些人也会承认藤虎一笑这个克苏鲁题材的大师地位。”

“桥豆麻袋!”

“我突然发现,这个藤虎一笑,并不是纯粹的新人家。还给釜ヶ崎劳动的联盟写过教材。”

“釜ヶ崎劳动的联盟的教材?编写军事教科书吗?”

“《城市动员与战术营的训练手册》(第二版)的作者,不是信长·哈查马,而是藤虎一笑!

“纳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