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仙侠玄幻 > 仙侣情侠传 > 风云际会(28)

风云际会(28)

书名:仙侣情侠传 作者:飘柔01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19 12:51:07

终于,赵恒深吸一口气,说道:“南方乱局,失利不在人力,而在运用。(. 无弹窗广告)胡先生这一干人虽用意有缺,却足慰朕心。康国婿如此大逆不道,必有其因,当将彻查。当前国事纷乱,不过有心之人操弄,大宋朝倒不了,且命各地禁军重新调动,以显军威。另谕全国各路献妖言惑众者一名,送京交由大理寺,择日明众。再令两浙路禁军调回京城,从京中调集十万禁军,历年更戍,削国婿杜尚贵钤辖一职,回京述职。如此全国上下则安,哼,两浙路乱便乱,他不是嫌人少吗?十万人,十方,南门,全都给他,人力物力要多少便有多少,且看他如何?朕,不惧四门一黑大白天下!”

眼见君王神色缓和,一道道谕令书写下来,文武百官只能深深的佩服,这便是王者君临天下的气魄,挥手间,运筹帷幄,统领天下。怒气已消,该是群臣说话的时刻了。十万禁军,十方天网,再以南门残留,对于相权与皇权之间的对弈,即便寇准已不再是宰相,但如此众多的人力,汇聚一人之手,实在是不妥。参知政事王钦若第一个反对,言明军权外放,恐再韬覆辙。

赵恒冷目而视,冷冷说道:“武道聚势谋逆,堂堂大宋朝此乃中山之耻,你王参知何德何能?当此危亡时刻,能分朕忧否?”帝王之怒不在于势而在与形,寇准虽已离朝,但如此时刻,倘若寇准在身畔,出谋划策,再由皇帝裁缺而不失其利,便不至如此。纵览天下。名声在百姓之间的威望越高,武道便越不敢弑杀,历史向来是帝王所绘,千秋万代的盛名与骂名皆为百姓所正,武道的忌讳正在于此。他们不想做帝王,不想争权夺利。不想屈服与政权,只想保存自己荣华富贵的源远流长。这些道理其实都很简单,但以朝廷仰武崇文之国策,朝野文武不和,朝外武道肆虐,杀戮无度,对死亡的恐惧,对武人的不屑,以及对文明的渴望。蒙蔽了他们该有的智慧。王钦若开始后悔了,后悔的非是他当先说话,而是他错了,错在了他不知道错在哪里。

宰相王旦上前禀道:“臣奏皇上,竟然决定开战,愚臣以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寇知州便是皇上所用之首选。臣以为皇上该准许杜国婿继续留军为用,则以谕令迷结才是关键所在。需彻查御事。”赵恒点点头,这个初任宰相虽不堪大用,却足以胜任,行事当明白形势,居心清正,即道:“数万将士。竟然被一道谕令搅得天昏地暗,前所未有之荒唐。谕令出自朕,枢密院,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重重难关,竟然凭空而出。”赵恒每念出一政,所在属臣皆吓得拜服在地。赵恒挥手间,让众人起来,续道:“此事朕会再查,不可再有御前谏言,一切暂不用调整,朕倒要看看,武道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群臣本自担忧,倘若再出如此荒唐之事,可又是一片大乱,但反思之或许便能因此寻出破绽,此事体大,他们也不好再说话。

如此一件看似惊天动的大事竟然在这短短时刻定了下来,群臣退朝,宰相,参知,三衙,枢密院,给事中皆留中议事。没有甚麽特别的,这道谕令是皇帝赵恒自己的手笔,枢密院的奏事也是真实的,然而这一切本是虚无,却是如此真实,真实的令人心惊胆颤,究竟是甚麽样的手段,能伪造谕令,通过重重下发而到国婿手中?这是个迷,靠政权这些是查不出来的,这样的事自然非黑暗莫属。这时的赵恒出奇的平静,询听着臣子们的见解,却出奇的一致的认为该齐心竭力助寇知州打赢这场朝武大战。而如此直接导致的,如果武道战败,倾力逼宫,皇室危机却又如何解之?赵恒没有问,群臣也没有提,或许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可靠的,这便是赵恒能心安之所在了。

朝廷执掌天下,大宋朝四十余年的根基已固,以赵恒的决策,全国各地禁军大肆调离,对于更戍娴熟的朝廷来说,这些都不陌生。往来不绝的官军大大稳定了民心,两浙周边数路皆沉积禁军,虽然分散,却可随时调集。京中将调来新军,杜尚贵接掌了东郊与西郊大营,整顿官军,等待撤离,却是昼夜戒备。而令赵恒大大意外的却是,寇准不干了,他竟然不干了,寻了个猎户家借宿,整日悠闲自得,每到使者前来催,寇准便大呼臣有罪,臣有罪,诚恳之态着实惊骇了众人。王继显与上下罗门无奈,只得在四周守候。这可急坏了赵恒,纵横门正在向川蜀撤离,倘若再不拦截,武道再聚成势,到时势必成为大患。如此耽搁半月。赵恒无奈,让东宗白龙执掌了南门,并输送了众多人力,这些人皆来自东门。而另赵恒最为注意的虎坊,则令造就了大量的木虎赐给庄诃,调在南门任东宗,郭晓为北宗。即便如此,南门的信念已经垮了,许多在大战中离散存活之人皆不愿回归。尽管朝廷预备的诸多人力,却只是勉强凑齐东宗与北宗两宗,不过两万余人,且几乎全是新人。对南门的而言,这些满口维护皇权,死而后已的忠心并不适合南门的运用,白龙继任不足十日竟然不辞而别,留下如此笑柄。

赵恒再一次愤怒了,但愤怒过后,南方群龙无首,人心尽失,武道却运用迅速,在王土上肆无忌惮的横行,各州县皆不敢阻拦,任由浩浩荡荡的武属穿越而过。赵恒若战,无疑是逼武道至极端,若不战则朝廷颜面尽失,进退两难。忽而赵恒眼前一亮,顿喜笑颜开,密令寇准回朝。这一次赵恒做得很隐秘没有任何人知晓,这便是运用黑暗的方便之处,庞大的黑暗只为他一个人做事,亦是他的保命符。

而在逍遥城,一夜间逍遥城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纵横门在此驻扎,昔日人来人往的盛况已不复曾经。但逍遥城北面,建侯,北天,大恒,东面泰苍四门却昼闭夜出,先是大量的伤者伴随着大量的辎重,军队浩浩荡荡出城,而且均是身着宋庭步人甲,钢铁锁子甲,明光细网甲的重装步军,枪手甲,弓手甲,弩手甲轻装步军,皆是官家的着装。虽然所用驴车,马车载着大量的伤兵,但大宋朝禁军威武身姿却是令各地百姓安心不少。冥冥之中,赵恒的这一安排也帮了纵横门一把,朝廷的军队在全国调往频繁,百姓已是见怪不怪了,反而夹道欢迎,惹得纵横门诸将士拼命忍耐,待到无人处无不捧腹大笑。

从逍遥城出发,经过江南路,荆湖北路,夔州路,梓州路,再到益州路蜀山,数千里之遥,纵横门八门门主分为三路进军,落日,无涯二人走北面,剑秋,曼莎,清清三人走中路,另纵横门六门,七门,八门三门主走南路,两翼皆是兵强马壮之众,唯有中路军护送着大量的伤兵。这时,许多人都瞧出了端倪,这八位门主上任以来,遇事娴熟,无论是领军杀敌,还是行军方阵,其严谨皆不输朝廷。只是军队之间多了许多活气,

纵横门众弟子皆精神比较放松,但周围的警巡却丝毫不苟。

反观宋廷,明州,台州东西两军集结待东京遣军更戍,杜尚贵虽承皇恩,风浪之顶亦不敢稍动,无暇分身。而南门人心尽失,尚在积蓄人力,传闻中的东门无动静,朝廷群龙无首,任由武道撤离。这次寇准回京很快,人到中年体力尚算不差。这一次召见则是在赵恒寝宫密室内,有匾“明正不羁”是太祖皇帝赵匡胤创立东门时所建,四门一黑的书令文告皆出于此。密室很大,放有大量的卷宗,并有专人保管,密室内东西南北四方总有四各顶尖的高手轮流驻守,为了四门一黑的绝对隐秘,这些皇家护卫,隐秘,奢华,受尽恩宠,却也有他们付出的代价,每个进入密室轮值之人皆要蒙上眼睛。

寇准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来是不久前辽宋大战歇战,他意气风发掌管黑暗十方天网时。一进密室,寇准即拜倒在地大呼:“臣有罪,臣大罪矣,辜负皇恩,违逆陛下,恳请吾皇诛臣九族。”瞧着这个臣子,他真的是臣子吗?赵恒有时都会如此作想,经历过辽宋大战,初出茅庐的他终于体会了战争的残酷,那一切与大宋文明差的太远了。一念至此,本是有所期盼,瞬间化为乌有。这个臣子连他父皇的龙须亦敢扯,有时他都对这个臣子有一股畏惧。当日的御驾亲征他何尝不明白这是拿性命,拿大宋朝做赌注的。王钦若与寇准素有间隙,二人之不嘉只来于政见不和而已,这一点他尚能接受,亦是国策所在。(未完待续。。)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